1、针对交响乐扩声的PA系统调试及响度标准
2、交响乐扩声话筒的设置
3、交响乐空间塑造(声像,深度,混响等)
4、调音台的设置
5、户外及乐池
6、等等。。。
请各位老师允许我先卖个关子,这些内容都将是在以后的交响乐系列文章里与各位交流分享的,并且也是我在交响乐扩声中目前最最注重的因素。那么这次不会太深入讨论这些,原因有二,其一是工作时净顾埋着头卖力干活儿了,重要照片忘记抓下来,以后一定改善;其二是,有些内容也在一直摸索与升级中,还没有得出很果断的结果,虽然本来这些也不会有个定论,但还是想等成熟一些再搬出来说分享。
那么我本次说的这些交响乐扩声理念,是定位在交响音乐会上的,并非那种与电声乐队配合的情况;并且有些位于乐池中的乐队由于与PA音箱的位置过近,也需要重新审视拾音的方式,这在往后的文章里会单独来讨论。此次文章讨论的主要拾音方式还是电容话筒用话筒杆适当距离、适当高度来拾取乐器声音。并且,话筒上分主话筒(立体声制式)以及数量视情况而定的点话筒“们”。
本期文章要谈及的内容,我不敢保证它会多有趣,因为我将追根溯源地讨论乐器本身的声学特性。
还原。
这是我想在一切的一切之前,先要提到的一个词。交响乐发展至今已逾多年,所以当面对一场交响乐的扩声时,我们的职责是:了解交响乐曲本身及管弦乐队,并尽量真实地还原出来。
那么首先来说,我认为熟悉乐器本身应该是什么样的声音,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你真的很清楚一只圆号应该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吗?在它的正面,侧面,后面,还是它在弱奏,强奏,亦或加了弱音器时的声音。前些天在传新发的文章里,universalaudio采访MickGuzauski(美国混音大师,多次格莱美奖项以及白金销量唱片的混音制作)时,人大师说了:
“我过去制作了很多关于管弦乐的声音,并且尝试着通过一个大的PA系统去临摹和监听那些乐器发出的真实声音,这教会我怎样做到声音的平衡,还有这些乐器发出的真实声音到底是怎样的。”
其次,多听交响乐作品也是个很好的去感受交响乐平衡的机会。在《MasteringAudio》(母带制作)书中,作者BobKatz也提出交响乐的平衡可为各类音乐的平衡作出参考。可能有的朋友感觉交响乐听不下去,我这里先推荐一首作品。
波莱罗舞曲
这是法国印象派作曲家拉威尔的《波莱罗舞曲》。在这首强调理性对情感的控制的曲子里,几乎是每件乐器向你做了个自我介绍。作品主要表现一种渐强的过程,配器、节奏和力度的处理都堪称精湛。
在今年新年音乐会上,我对于世界前十捷克爱乐乐团将要演奏的曲目,提前做了比较足的功课。这能保证我在首席或声部即将出现solo的前几个小节,先行把那一轨提升2个dB左右,让solo的第一个音符就能出来(当然也是视乐曲情绪和当时平衡情况而定的)。
下面我将快速过一遍整个交响乐团里,每个声部大组的乐器特性,注意事项或者小技巧等。那么不得不先提到的两点是:天气环境因素对于乐器本身的声音影响是相当大的,包括音色与音准;德式与美式的管弦乐队摆位也是不一样的,各有千秋,当然在扩声中它更多的针对主话筒拾取的声音感觉有所区别。
另外,手边常有一份各乐器的基频下限与高次泛音上限的表格是较为有用的,了解下各乐器的共振峰也有益处(在频谱中,幅度最大的频点不随音调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叫共振峰。可以类比下房间驻波的感觉)。就好比,小号Hz以下是完全无用的,切!作为扩声来说,这些低切的起始频点还要比乐器最低频点更高一些才有效果。因为对于最低频率的音,乐器基本是很少使用到的。可尝试戴着监听耳机,solo输入通道进行低切。但考虑到头戴式耳机的封闭性以及频响等问题,这种低切的方法主要针对中高音乐器,对于低音乐器则无法保证其低频忠实性。
一、弦乐组(小提中提大提贝斯竖琴)首先我们来看看小提琴的声音辐射方向图。
对于一提二提中提来说,它们的拾音方式是一样的。按照谱台放置话筒,通常一个谱台后面有两名乐手。话筒杆置于谱台一侧,架高话筒杆使话筒超出乐手头部约30多公分,指向二人中间。对于小提琴首席,亦或其它声部首席,如果在乐段中有大量Solo乐句的话,可以给他们安置超近距离拾音的话筒,例如DPA系列,或者别针式话筒等等。这样的拾音方式可以得到相当清晰的声音。
还有一种拾音方式,是将话筒置于与乐手头部同等高度,指向二人中间。我们试过这样拾音,相对于超过乐手头部30多公分的方式来说,这样可以得到更加紧凑的声音;而相对与超近距离拾音的话呢,它又有更加出色的整体感。但如果是对于室内纯交响音乐会来说的话,我还是建议距离稍远一些的方式。从听感上来说,乐手头部高度拾出来的声音还是略微发硬,融合度欠缺。如果是室外扩声的话,此种方式则是比较中和的方式。
大提琴的辐射图是这样的。
像对于美式摆位这样来说,弦乐组从左边一提到最右边贝斯,实际上音高也是线性从高到低排过去的,这本身我们无法改变。但倘若大提的拾音方式全部是话筒从谱台上方探出来,从高往下指的话,扩出来后聆听会有种大提和贝斯之间少了点低频与超低衔接的感觉。就像一提琴到贝斯是“do(高音)xilasofamido(低音)”,中间少了个re的感觉。在某次演出中,大提有4个谱台8把琴,4个话筒,我们果断抽出2只话筒放置于谱台下面直指音孔高度拾音,那2只还是照常从上往下拾音,并拉近距离。这样做是一种中和的方式,既保留了大提的亮度也补充了低频的弹性。
贝斯的声辐射图类似于大提琴,我们通常都采用高质量电容话筒,置于谱台下面,音孔高度拾音。对于贝斯发送超低音箱,将会在以后的系统篇里进行描述。
仿佛说道提琴声部时,总离不开“群感”这个词。试想,当20把小提琴演奏同一个音符时,由于每一个演奏家演奏的频率存在细微差别,以及每把琴到听众距离存在差别,使得他们齐奏时的整体效果很迷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建议在纯交响音乐会中,使用话筒杆并加以一定距离对乐器进行拾音,而非类似于上文提到的超近距离一对一拾音。这并不是说话筒不好,当你的管弦乐团是在为电声乐队伴奏时,我们也许需要这种超近距离拾音方式去榨出声压级。但是对于纯交响来说,我们更注重整体感,所以千万不要认为所有乐器都是在发音孔附近拾音才能得到正确的声音!
竖琴是色彩性乐器,一定要单独架设话筒的。话筒可指面板,当然小心不要让演奏员放平竖琴时碰到话筒。另外,地板话筒放在竖琴抬起后的位置旁边也是一种选择。竖琴话筒安置角度不当的话,会收到高音相当钻的声音。建议有些角度指向面板。另外,双竖琴在不少乐曲里会出现,而且是对话性质的,最好分别设置话筒。
二、木管组(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以及个别曲子中出现的萨克斯管)在乐队术语中,我们所谓的双管编制,三管编制等,就是看木管组中每个声部有几件乐器。例如双管编制就是这大四件儿乐器中每个都有两支乐器。
对于国内典型的双管编制,我通常是一人一只话筒,也就是8只话筒。三管编制就会加入诸如英国管,低音大管,低音单簧管等。有条件的话,话筒可以相应跟上,尤其像英国管这样的常常solo的乐器。
在今年新年音乐会上,我为捷克爱乐的木管组使用了DPAC。由于木管演奏员一般都是横排一个挨一个坐的,同为心形,DPA相比于在90度有更好的抑制(见下图),那么扩出来的定位就是非常精准,因为它的隔离度高嘛。像在沃尔塔瓦河曲目开始阶段,会有木管之间的对话,我特意安排了一对ORTF制式话筒,专门拾取木管组整体。在演出这个段落时,ORTF与木管的点话筒一起配合,达到一定的融合度。在单独控制ORTF的同时,我也同时减小乐队主话筒的量,保证此时此刻乐队的专注度集中于木管组。
从长笛的辐射图可以看出,我需要将话筒架高,指向笛身。双管编制中,第二把长笛常常兼顾短笛。切记,对于木管一定不能将话筒指向乐器喇叭口,那样出来的声音很可怕!
双簧管与单簧管的辐射图基本相同的。一般是将话筒置于谱台后方,话筒从谱台上方探出来直指琴身下段。即便使用U这种木管乐器专用的绑带式话筒,也是将话筒指向管身而非喇叭口的。
大管的拾音方式目前我也想再创新。以前一直在正前方架高话筒指管身,但是后方通常是长号或者铜管乐器的大喇叭口,这样串音会很重。目前我会考虑将话筒放在大管侧方指向下场口方向。适当规避后方铜管及前方弦乐组。tip:在三管编制中,低音大管别看是件木管乐器,它是除大号外声音下限最低的管弦乐器哦,理论值可达27.5Hz!
下面是我的木管组话筒分配建议:
双管编制,你有4只话筒能用在木管组:长笛一只,双簧一只,单簧一只,大管一只,均是二人共用。
双管编制,你有6只话筒可用:同上,再加上一对儿ORTF(或其他立体声制式)话筒置于第一排木管前。
双管编制,你有8只可用:那就是一人一只喽。
三管编制,你有8只可用:长笛一1只,长笛二1只,短笛不需要单独设置话筒。双簧管一、二共用1只,英国管1只。单簧管一、二共用1只,低音单簧管1只。大管一、二共用1只,低音大管1只。
另外想提到的一点是,首先要清晰木管每个声部的那几个人,谁是一声部,二声部。一般来说,以中线为轴,长笛双簧管从中线分开共坐第一排,单簧管大管同理第二排。那么每个靠近中线的演奏员是一声部,即首席,往外座位依次是二,三。。。
我认为在交响乐扩声中,木管组是处理定位可以处理的比较漂亮的。这要求,不仅可以听出乐器的定位,而且定位要准确。观众坐在台下,目视舞台的乐队,要保持扩声声音的声像与视线定位的方向一致。对于前排观众来说,直达声与扩声的关系将在今后系统调试中重点介绍,我们要尽量做到这二者的“和事老”。调音台中乐器通道的pan的设置不能随意,要结合主话筒里的定位去定位,这在今后的空间塑造的文章里会提到。
由于篇幅问题,铜管组及打击乐组将在下次文章中介绍。
第一次写关于交响乐扩声的文章,落笔时发现想要解释的东西非常之多。为了能更系统、清晰的讲述,我会把要分享的内容尽量细分,不扎堆与一篇文章中去阐述。也许今后的思路就是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也说不定~
在此也希望各位无论是扩声还是录音的老师,都能积极分享与交响乐有关的工作经验及技巧。至少在我看来,交响乐扩声的很多方面都要向录音的套路上去靠拢。
随着文章的推进,相关交响乐扩声交流平台也会建立。
祝大家工作顺利^_^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