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单簧管 >> 单簧管介绍 >> 正文 >> 正文

一座画廊,两位女主人,涵养三代人家族企

来源:单簧管 时间:2022/12/21
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怎样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index.html

因为时地相隔,采访姚金昌玲女士的谈话是通过电话,伦敦时间晚上11点钟,电话甫一接通,就传来她热情洋溢的声音,因为要开拓艺倡画廊的海外业务,顺便与在伦敦求学的女儿短聚,姚金昌玲依然忙碌非常。“虽然我们的画廊在香港地区,但在美国、欧洲、中国内地等地都有我们的客户。工作时间上的灵活让我觉得非常幸运,这样我就能在世界任何地方开展我的工作,同时也能与我的家人一起度过许多美好时光。”家庭与事业,在姚金昌玲看来,同样不可或缺。年,姚金昌玲加入母亲金董建平创立的艺倡画廊,在年正式成为艺倡画廊第二任负责人。她在家庭与事业、艺术与爱之间,做了极好的平衡。

姚金昌玲艺倡画廊主持人

继往开来,艺倡画廊绽新花

“要培养对艺术的兴趣,我觉得除了天性,还需要教育。我很小的时候,妈妈会带我去看音乐会和博物馆,虽然当时我会抱怨,但现在回想起来,十分感谢她带我们去认知艺术。”姚金昌玲说。年,姚金昌玲的母亲,金董建平女士在香港创办“艺倡画廊”(“AlisanFineArts”)。在上世纪80年代,艺倡画廊仿佛一片郁郁葱葱的草地,让被称为“文化沙漠”的香港,多了些许绿意。

与金董建平对艺术的这份热情来自于从小的耳濡目染。金董建平是航海业巨擘董浩云的女儿,董浩云是世界七大船王之一。董浩云对艺术很有热情,金董建平也经常跟随父亲去跟画家、舞蹈家、音乐家交流,同时董浩云也很热衷于帮助在海外挣扎的中国年轻艺术家,经常通过委托作画以及购买画作的方式支持他们。“正是在那种氛围熏陶下,我的母亲逐渐萌生出对于艺术的热爱。”姚金昌玲说,“这也是她为什么选择艺术、以及创办艺倡画廊的原因。”

先天的艺术熏陶成为金董建平创办艺倡画廊得天独厚的条件。但画廊的经营更取决于对艺术和作品的鉴赏和发现能力。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内地的一些水墨作品传到欧美,受到追捧,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代表,金董建平因此将“中国水墨艺术”作为艺倡画廊的重心,藉此传播中国文化。随着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增加,中国传统作品尤其是水墨艺术大受欢迎。

姚金昌玲(左)经常陪伴母亲金董建平(右)四处欣赏艺术展,早年抱着一岁多的女儿,一同出席世界知名艺术家赵无极(右二)的展览。

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尚在美国读书的金董建平暑假去法国游玩时,与父亲的挚友、著名艺术家赵无极相识。从此建立了弥足珍贵的穿越岁月的友情。年,艺倡画廊为赵无极举办首次个人作品展览,此后,赵无极将自己在香港地区的作品代理权全权授予给艺倡画廊。年,赵无极去世时,金董建平以《世界艺坛一青松》为题撰文一篇,刊登于香港《明报》,以作缅怀。

姚金昌玲从加入画廊开始,她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用了15年的时间,一步步成为艺倡画廊负责人。她不仅继承了母亲与艺术家们的良好关系,因为有过广告从业经历,姚金昌玲从独立运营画廊开始,就将自己的市场运营优势发挥出来。年,在姚金昌玲一手操办下,香港中央图书馆举行了“庆祝艺倡画廊35周年”纪念展览,并配合出版了一本页的专著,这次盛大而成功的展览是艺倡画廊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金董建平的一些故交老友见到姚金昌玲后会感慨:“你在继续做你母亲做的事情,真好呀!”

在以男性为主导的艺术界,要想获得更多认同,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姚金昌玲坦言,母亲是一个榜样,并且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年10月份,Artnet新闻出具了一份《艺术界女性报告》,报告显示:在过去10年里,美国26家美术馆中只有11%的新增馆藏是女性艺术家的作品。在艺术界,女性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于是近年来,姚金昌玲扶持了一批包括储楚、王蒙莎在内的优秀内地年轻女艺术家,帮助她们在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英国剑桥大学默里·爱德华兹学院等进行作品展览,后者是剑桥三大女子学院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女子艺术展览馆。

姚金昌玲与母亲金董建平

姚金昌玲认为艺倡画廊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就在于“不追逐潮流”,在这一点上她跟母亲的认知是完全一致的。“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妈妈就一直推广中国当代水墨山水画。大概在五年前,中国的水墨山水画开始变得热门,许多人也开始推广,但我们在20多年前已经这样做了。所以我觉得想在行业内保持领先,你需要对你所相信的东西保持真诚、拥有宽广的视野,并专注你所认可的领域,你应当做一个潮流的开创者,而不是像别人那样仅仅是追逐潮流。”

承上启下,艺术之泉润三代

事实上,在姚金昌玲身上汇聚了两个世家大族——福荫于母亲和外祖父所系的百年航运家族,姚金昌玲的曾祖父金润泉是中国银行(前大清银行)的创始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金润泉继续留任中国银行董事,父亲金乐琦是香港科技大学家族企业研究领域的知名教授,也是一位连续创业家。家族中的上一代人都深刻地影响着下一代。金乐琦先生说他最想提倡的,就是要让下一代追随他们内心的激情,“这个画廊被我夫人经营得非常成功,她对此倾注了她所有的热情。而女儿对这个事业也非常有热情。”金乐琦引以为豪地说。

金乐琦(左二)、姚金昌玲父女与艺术家

姚金昌玲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取得历史学士学位后,曾在纽约及香港从事广告工作,但她承认自己一直喜欢艺术,终于在命运的召唤下,姚金昌玲在年加入艺倡画廊,但她的爱好与特长不止一个,她曾是香港芭蕾舞协会联合主席,目前她虽然不在董事会任职,但仍积极参与协会工作,她还是香港艺术馆之友的受托人,同时也是法国文化基金会香港分会的董事和水墨学会的董事——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她追随母亲的结果。

金董建平曾在法国文化局工作,因为不遗余力地推动文化艺术活动,法国政府分别于颁授她“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于年颁授她“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于年颁授她“法国艺术与文学军官”勋章。她将跨文化沟通的理念也传递给了女儿,姚金昌玲认为艺术家做得越多,社会和个人将会变得越来越开放。艺倡画廊的成功跟母女二人的纯粹密不可分,姚金昌玲说:“对我个人来说,我并不对生意特别感兴趣,我只是像妈妈那样对艺术本身感兴趣。想要在艺术领域取得成功,必须对艺术本身充满热情,而不是想通过艺术赚很多的钱。艺术是我想投入激情和心血的领域。至少对我和我母亲来说,我们从事艺术最初的原因就是对艺术的热忱。”

金乐琦、金董建平夫妇一家三代全家福

姚金昌玲的儿子喜欢古典音乐,尤其喜欢单簧管和钢琴,并且已经指挥过几场音乐会,大女儿热衷于建筑学,小女儿醉心于芭蕾舞和吹奏小号。两个女儿有时会彼此商量着,“你学习商业,我学习艺术,这样长大后就可以帮助妈妈啦。”但姚金昌玲从未对他们提出任何要求,她希望孩子们按自己的天性和喜好成长,而不要把收藏当做投资和生意,否则将会失去所有乐趣。“真正的爱好不会在内心自动产生,只有合适的引导才能催生出热情。我十分感谢母亲带我们去认知艺术,我也用同样的方法,去熏陶孩子们。”姚金昌玲说。

作者:郑四方本文详见于未经本刊授权,不得转载;经本刊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