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摆少女》是希望我们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而已,我从中看到了两点东西:一是不放弃,二是士气。人总是越长大越孤单,越长大越发现世界其实有很多不美好。小时候因为一架纸飞机就可以开心一下午,现在就算眼前摆着一辆兰博基尼,都不会那样无忧无虑地快乐了。这群青春期少女,正属于从少年到青年成长蜕变时期,照理说,成长的烦恼应该让她们变安静,开始担忧未来和前途,变得爱独处和思考,变得多愁善感。但是并没有,她们和印象中的典型后进生一样,依旧延续着过去的没心没肺。
假期无心补课,一天到晚叽叽喳喳,一件很小的事情都能变成爆发的导火索。也正是这群少女火辣辣如出一辙的性格,反而变成催化剂,让她们成为敢爱敢恨的人。她染发、化妆、穿性感的衣服,叛逆的外表下,其实掩藏着一颗炽热纯真的内心。也许是从小在一个爱得畸形的家庭里长大,也许是跟叛逆的学生成为朋友,好在辅导班老师悬崖勒马,端住了沙耶加摇摇欲坠的心。而沙耶加也十分努力,在一次接一次几近绝望的暴击之后,她舔着身上的伤口,顶着巨大的高考压力,依旧坚持了下去。摇摆少女看起来没心没肺,那些旁若无人的大笑,其实只是她们穿的保护色。
少女们知道自己家境不如人、成绩不如人,有人安于现状,有人破罐子破摔,但心底里面对优等生,还是会感受到深深的自卑。最令人欣慰的是,她们并没有彻底放弃自己。她们抛开懒散,清晨田间喘着粗气晨跑;纸巾贴住窗户使劲吹,练习肺活量。从吹不响单簧管、黑管和萨克斯,到可以完美协奏一支曲子,这种成就感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比蜂蜜还甜吧。也许作为后进生的她们,也希望得到尊重,收获成就感。而当刚刚建立起来的脆弱的成就感被破坏,她们硬是憋着走出教学楼之后,才集体放声大哭。付出了那么多,却不是想象中那样得到回报,就像给了你一勺蜂蜜,刚到嘴边就被抢走了,还狠狠对你扇了一巴掌。
女主想买一把属于自己的萨克斯,价格太不亲民遭到家人反对,于是买一个褪色破旧的二手萨克斯,练得不亦说乎。我能感受到女主心里童真的力量,其实挺羡慕她到了这个年纪,对生活的热爱程度依旧没有减少。别的少女为口红牌子和男友赌气,她抱着二手萨克斯,在田间小路上享受着音乐带给她的快乐。因为有对爵士乐的满腔热爱,就算条件在艰难,也乐在其中。影片给了很多镜头在摇摆少女组合受挫的经历里,少女们总能用喜剧的方式,化解遇到的尴尬,遭受的打击。这个时候,她们犹如暴风中依然挺立的野花,看上去娇弱,却牢牢扎根在泥土里,任凭环境肆意摧残依然坚劲。
也许我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吧,总觉得最后那一场挫折、转折来得有点牵强,如果放在现实生活里,正常的机率应该是,少女们最终还是错过了那场演出,业余还是业余,就算她们精心为自己准备了红红的制服,就算她们日以继夜地排练,就算有些女孩用名贵的包包、衣服换来崭新的萨克斯和大号,现实更喜欢给人以暴击。大概是电影有意而为之吧,为最后一幕的剧情撒点荒诞的转折服务,有利于广大观众服用。
最后一幕其实挺讽刺的,大剧院舞台上,来自全国各所中学的管弦乐队孩子们,挂着青涩认真的面容,机械地演奏出一首又一首世界名曲,已经排练过几百遍保证万无一失,统一的制服让乐队排场看起来和谐、统一,一支乐队,就是一个整体。与这些正统乐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摇摆少女们狼狈仓惶闯入舞台。大雪纷飞的季节,女孩们被冻得满脸通红,裹着厚厚的羽绒服,凌乱头发上还顶着没融化的雪花。因为是最后一个节目,主持人以为这个组合迟到,节目取消,宣布提前散场,几乎所有观众都站起身准备离场。当这一幕滑稽场景到来,很多人停下朝着出口挪动的脚步,对舞台上土气十足的少女们报以毫不留情的嘲笑。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桥段,却成了整部电影的点睛之笔。一支看起来不那么正规的爵士乐队,每位乐手带着新手速成生涩而又专注的表情拼尽全力诠释着每一个音符。可能她们的协奏还不那么整齐,可能音准不像别的乐队那么到位,可能爵士鼓的鼓点还不那么有力度、有节奏。那又怎么样呢?少女们的表演本以为是一个笑料,没想到成了压轴。聚光灯打在她们身上,每个人脸上流露的快乐和自信,像无形的力量煽动全场,对音乐的热爱情绪可以传染,就像毒气一样威力十足,却让所有人都心甘情愿地中毒。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