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健
把交响曲当成钥匙
法国人阿尔伯特·鲁塞尔(-年),是那种容易让人产生好感的作曲家——至少第一印象会是如此。因为他几乎什么都写,交响曲也好奏鸣曲也罢,总有打到靶心的机会。还是让我们先了解一下这位世纪之交的法国人都写过什么吧:在他的59个作品编号里,有两部协奏曲,两部管弦乐队与合唱作品;室内乐方面有两首小提琴奏鸣曲和一首弦乐四重奏,十首钢琴作品,甚至有管风琴、吉他和竖琴的独奏;声乐方面也写了超过40首歌曲,芭蕾音乐与歌舞剧也都有涉足,等等。
最有趣的要数交响曲。当时,世纪末的法国人并不怎么喜欢写交响曲,典型代表就是同时期的德彪西和拉威尔。但鲁塞尔不同,他是这一时期执念于创作交响曲的少数派。
当你对他的若干作品进行分类时会发现:除了芭蕾、歌曲与交响曲这几样,他很少对某一体裁保持过相对持久的兴趣。所以国外有学者称鲁塞尔的作品传播是“又宽又窄”,宽的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各种体裁看似来者不拒;窄的是很多体裁更像是兴之所至,就如每到一处就要留下“到此一游”。学者巴兹尔·迪恩(学术专著《阿尔伯特·鲁塞尔》一书的作者)曾就这种“又款又窄”的现象解释过原因,称由于“没有受到外部压力、金钱或职业的限制,所以鲁塞尔如同他所希望的那样,是在自由地作曲……”。
鲁塞尔倒是自由了,我们却容易在这名目繁多的作品里迷失了方向,那点初见时的好感兴许就会变成“反感”。做了半天“广告”,其实有种全面了解鲁塞尔风格的好办法。如果你想“又好又快”地了解鲁塞尔,那么他的四部交响曲(此外还有一部《小交响曲》)就像把万能钥匙,绝对屡试不爽。
《森林之诗》:交响曲还是交响诗?
上期《腹黑蜘蛛与威猛神仙》一文已述,鲁塞尔贴心地将自己的创作分成了三个时期,四部交响曲正是三个时期的代表作。所以这次我们就转动“钥匙”,看看鲁塞尔的音乐风格是怎么“三心二意”的。
第一个时期是从-年,代表作中就有《第一交响曲》(Op.7)。《第一交响曲》创作于-年,首演属于比较少见的分批进行:首先是由指挥家阿尔弗雷德·科尔托与卡米尔·舍维亚在、年分别首演了第三与第四乐章,完整首演要等到年3月22日,由指挥家西尔万·迪皮伊在布鲁塞尔完成。
《第一交响曲》又名《森林之诗》(LePoèmedelaforêt),听名字就容易浮想联翩。事实也正如此:《森林之诗》与这一时期鲁塞尔的很多作品一样,很印象主义,很德彪西。我们知道,印象主义与标题音乐关系密切,那种源于印象主义的标题内容与细腻感觉,在《森林之诗》中统统都有。鲁塞尔在用《森林之诗》讲一个树林子的四季,于是它的四个乐章就成了第一乐章“冬日的森林”、第二乐章“复苏”、第三乐章“夏夜”、第四乐章“牧神与树神”。为了加强乐章间的联系,鲁塞尔采用了循环策略——第一乐章与第四乐章均为d小调(第四乐章结束于D大调),同时第一乐章的一个重要主题在第二、四乐章之中有回归,这种复杂的感觉……我们还是欣赏完再继续这个话题。
第一乐章“冬日的森林”开头是由弦乐打底的三连音音型,鲁塞尔小心控制着力度,那种朦胧、细腻的感觉不似传统交响曲的第一乐章,倒是实打实的印象主义风格。氛围搭建完毕,你就能在英国管上听到第一主题了。鲁塞尔在此用了半音阶下行,这在他的中晚期作品中比较多见。此后双簧管还在降B大调和F弗里几亚调式上有一个线条很长的独奏。但第一乐章最值得注意的地方还是结尾,法国号温和地奏出了一个循环主题,至于为什么叫它循环主题,我们一会儿就知道了。
第二乐章“复苏”明显生动了,乐章整体在属方向调,也就是A大调上,这倒有点儿传统奏鸣曲式的味道了。另外,乐章一开始就有画面感,尤其是木管的表现,很有些小鸟们叽叽喳喳闹春的意思。进入19小节,第一乐章最后熟悉的循环主题又回来了!单簧管与弦乐的加入,让这个本属于法国号的主题变得更“厚实”,真有一种春回大地的满足感。说起来,循环主题在这一乐章的“鼓动性”是很强的,进入乐章中段(小节以后)双簧管还曾接过来,并在短笛如鸟鸣般的过渡之中引来了热情的回应。
从很多方面看,第三乐章“夏夜”都是交响曲中最独立、或可说最格格不入的一个乐章。其他三个乐章在调性上有着很清楚的组织关系,第三乐章却远远地“躲”到降G大调上。曲式也比前两个乐章清楚很多,从听觉上就能分辨出这是个典型的三段体。最后说说氛围,开头的中提琴独奏基本就奠定了宁静柔和的基调,随后长笛演奏的连续附点下行主题也保持了这种感觉。第四乐章是回旋曲式,其中第一主题出现四次,这个热热闹闹的主题在木管与弦乐上的表现非常突出。除此之外,在尾声处你能听到第一乐章的循环主题又回来了——它先由法国号、大管和低音弦乐奏出,紧跟着第一小提琴进行了更柔美的复奏。乐曲最终结束在了D大调主和弦上,暗示着终结即开始,四季的新一轮循环又启动了。
总之,如果你是带着欣赏交响曲的心态去听《森林之诗》,怎么听怎么“别扭”;如果是循着印象主义,那感觉就一个词,对路!
第二阶段:拜拜了,印象主义!
让我们再把时针拨转到年左右,这时候鲁塞尔仿佛来了个度的过山车大扭转——他不再沉迷于一战前朦胧新奇的印象主义风格,转而对纯音乐产生兴趣了。刺耳的双重调性、半音进行与对比性中段的大量使用成了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代表作就是歌舞剧《帕德马瓦蒂》(Op.18)和《降B大调第二交响曲》(Op.23)。
《第二交响曲》第一乐章采用了看起来很传统的奏鸣曲式快板。但注意,在这个大框框里鲁塞尔其实是用了复杂的拱形结构,奏鸣曲式的两个对比性主题刚好在呈示部与再现部之中对调顺序,展开部还加了一个新插曲形成对比。新技法的加入也预示着这部作品的好听程度要打折扣——如果你已经欣赏了引子开头那串木管上的增六和弦,肯定知道我在说什么。此外需要注意引子里低音提琴演奏的主题,它们在之后还会出现。
乐章的第一主题由小提琴声部演奏,相对柔和,接着双簧管与长笛带来了一个颇具舞蹈性的过渡小主题。此后是一个顶点在fortissimo的乐队渐强,并在力度的制高点上突然接入法国号与中提琴演奏的升F大调第二主题,这就像给刚刚“突突突”打完子弹的加特林枪换上了新弹匣,就凭这“掀翻屋顶”的乐队合奏,估计也再没有人会想到印象主义了吧?
第二乐章是我个人最喜欢的部分,无关交响曲主旨,就是一个很活泼、轻松的谐谑曲,最关键的是好听!此外,鲁塞尔还用一个缓慢、抒情的对比性中段替换了传统的三声中部。考虑到这部作品只有三个乐章,这种做法似乎有把传统交响曲第二、三乐章“二合一”的意思。乐章的基本主题在谐谑曲开头和回归时各演奏两次,第一次是在第9小节,在木管逗趣的陪衬下由弦乐“蹦蹦哒哒”呈现出来。中间的降D大调对比性中段则把速度调整到了慢板,不管是弦乐、法国号还是竖琴,都相对克制地保持着声势,直到谐谑曲回归前才形成一个大高潮,算是整个乐章中比较紧张的部分。总之这是一个不用过分拆解,你也能仅凭耳朵轻松划分段落的乐章。
第三乐章像是第一乐章的延续,或者说是第一乐章引子的扩充也未尝不可,比如在乐章的开头和尾声,你都可以清楚地听到第一乐章引子处低音提琴的主题,这让整部交响曲也带着一点周而复始的味道——对,就像《森林之诗》那样。
最后两部交响曲:你好,古典!
年左右,鲁塞尔又偏向了新古典主义风格,这一时期创作的最后两部交响曲均为其中的代表作。听这个时期的鲁塞尔,你会明显感觉到他的心态平和了很多。就像现代派作家威廉·福克纳写完了意识流的《喧哗与骚动》后反而写了简简单单的《圣殿》,鲁塞尔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创作了一些“简单”却耐人寻味的作品。其中《g小调第三交响曲》(Op.42)创作于年,是为波士顿交响乐团成立50周年而作,在四部交响曲中名气最大;《A大调第四交响曲》(Op.53)完成于年,题献给指挥家阿尔伯特·沃尔夫,并由他在次年12月进行了首演。
这两部作品给我的第一感觉是,曲式很“仿古”。就拿《第三交响曲》第一乐章奏鸣曲式来说吧,它开始得很突然,突如其来的一大堆重音,明摆着一上来就是一副来势汹汹的样子,事实上整个第一乐章精力都比较旺盛。旺盛归旺盛,有趣的是鲁塞尔让这个主题在呈示部结束前还回归了一下——好一个古典主义套路,海顿爸爸泉下有知会高兴坏的!再有,我个人常常听沃尔夫与拉莫鲁交响乐团的早期录音(年),“第三”开头处理得并不过火,真有种特别的古典味道。
另外,像对比性中段这样的惯用手法也有,比如第二乐章柔板的中段,鲁塞尔特意创作了一段颇具动力的赋格。而第三乐章很容易让人想起古典主义时期的谐谑曲,但仔细听还有点儿袖珍版奏鸣曲式的味道。乐章开头,弦乐在D大调上演奏的生机勃勃的旋律可以看成是主部主题,此后木管在D大调上的断奏(第44小节开始)可以看成是副部主题,在不长的展开后,两个主题又相继在D大调上回归。
第四乐章同样是奏鸣曲式。开始时长笛轻盈地独奏出G大调的主部主题,随后弦乐在e小调上连奏出线条更长的副部主题(第32小节开始)。但是很奇怪,这个乐章给我印象最深的反倒是展开部——其中有段小提琴柔美抒情的独奏,听着出戏,甚至有点儿像协奏曲的华彩。没辙,鲁塞尔的对比性中段总抢戏。
《第四交响曲》同样很古典,采用了传统交响曲四个乐章的框架。第一乐章奏鸣曲式的第一个“知识点”是引子——是的,又是引子!英国管在开始时演奏的轻柔主题将在第二乐章再现,想必你已经对鲁塞尔这种在引子上“撒种子”的手法见怪不怪了。此后,奏鸣曲式的发展基本符合套路:短暂的休止后,由英国管、单簧管和弦乐奏响的主部主题很“凶”,第一次听的朋友可能会吓一跳;由弦乐奏出的升c小调副部主题则很柔和,两个音乐形象互为补充。最终两个主题都在再现部中以A大调回归——尤其是第一主题,没那么“凶”了。第二乐章采用了三段体,上面提到的第一乐章引子主题在第16小节后短暂回归。除此之外,鲁塞尔仍使用了对比性的中段,并在中段快结束时用乐队合奏形成乐章高潮。
第三乐章谐谑曲篇幅短小,也是三段体,以三连音为主的F大调主题还在第三段及尾声做出复奏。接着是中段抢戏的第三乐章,鲁塞尔特意给中段安排了两个新主题,一个是英国管、大管和铜管在中段开始处的主题,另一个是在中段乐队全奏后第一小提琴和长笛演奏的柔和主题。第四乐章采用回旋曲式,叠部分别在A大调、C大调和A大调上,整体保持了欢愉、活泼的气氛。
好了,四部交响曲的浏览到此为止。或许你已经能感受到:阿尔伯特·鲁塞尔并非德彪西那样的旗手,相反,他更像一只变色龙,有时候印象主义,有时候新古典主义,变什么色得分时候、分情况。其实好玩之处也正在于此:鲁塞尔认认真真地顺应世事变迁,然后小心翼翼地装点属于自己的最鲜艳的色彩。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