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9
ArTianist
下午茶和音乐很配哦!
文章/田艺苗的田图/网络
整理编辑/田艺苗的田
INDOORMUSIC
Afternoontea
作者
田艺苗
我们常常约三五知己一起,选个环境优雅的场地喝下午茶。无论是谈心,还是谈工作,一边喝茶,一边吃美丽的餐点,烦心事也变得浪漫起来。上海一直都有喝下午茶的传统。
下午茶起源于英国。在维多利亚时期,也就是年左右,有一位名叫安娜的公爵夫人,她喜欢让女仆准备红茶、奶油和面包,邀请女伴们一起来喝茶谈心,打发沉闷的午后时光。这种餐饮方式很快流行起来。据说正统的英式下午茶是十分讲究的,喝的是来自中国的祁门红茶,因为路途遥远,运输不便,后来英国人在殖民地印度种植红茶,生产了如今我们喝的大吉岭红茶和锡兰红茶。英式下午茶的餐点都十分精致漂亮,如三明治、英式松饼、水果塔,餐点装在高级骨瓷制作的三层架上,吃的时候,从底下一层一层往上吃,先吃咸的,再吃甜的。当然喝下午茶的服饰也非常,一般穿白色日装,而且女士一定要戴帽子。
英国人的贵族传统中讲究仪式,几乎仪式比茶还多,下午茶的音乐自然也不可随便,只是在英式下午茶的故事中找不到有关音乐的记载。后来我想起来,英国的音乐家寥寥可数,大英帝国的文学和戏剧举世瞩目,却好像缺少了音乐细胞。英国最著名的音乐家,要数17世纪的普赛尔(HenryPurcell,-)和20世纪的布里顿。也就是说,期间两百多年来,英国没有出现伟大的本土音乐家。英国人听的都是外来音乐,国外的音乐家在英国获得最热烈的追捧。不少大师都坐船坐马车长途奔波,千里迢迢穿越英吉利海峡,到伦敦开音乐会,或在英国发展。比较著名的有亨德尔、海顿、门德尔松、德沃夏克,还有女钢琴家克拉拉。如果莫扎特不是英年早逝,很可能跟随达蓬特和海顿去英国,他一直抱怨父亲不肯帮他看管儿子,好让他跑去英国发展。后来肖邦也是在英国病入膏肓。毫无疑问,这三百年来,英国人听的主要是亨德尔、海顿和门德尔松的乐曲。
亨德尔自意大利游学回德国,刚满25岁,汉诺威选帝侯任命他为宫廷乐长,27岁时,亨德尔请假去英国,选帝侯批准了,希望他及时回来。但亨德尔在英国大受欢迎,并被选上了宫廷作曲家,他在那儿过得惬意又得意,一时不想回国了。两年之后,赏识亨德尔才华的安妮女王去世了,而他之前的上司汉诺威选帝侯继承了英国王位,就是后来的乔治一世。亨德尔对他的到来惴惴不安。亨德尔的两位朝中重臣的朋友为他想出一条妙计,他们建议乔治一世在夏天的时候举办一场水上盛会,由亨德尔来安排音乐。当天,亨德尔率领着50人的乐队乘坐一条船,紧随乔治的御船,在船上指挥演奏亨德尔精心准备的《水上音乐》,清新大气而愉悦的音乐令乔治大为赞赏,亨德尔的才华再次征服了他,乔治不但与亨德尔冰释前嫌,而且还给他加了工资。如今我们已经找不到当年的原始版本了,据说音乐结合水面的折射,有一种的光泽,演奏一遍需要一个小时,乔治还是听不过瘾,每天要听个三遍。要是皇帝都像他那么爱音乐就好了。
李雷
给大家听《水上音乐》第三组曲中的三声中部,也叫做“trio”,这个名称喜欢音乐的朋友可能比较熟悉,它如今是指三重奏,也就是说,如今的三重奏、四重奏,最初来自巴洛克时期舞蹈组曲中的三声中部。三声中部通常用木管乐器,单簧管、长笛或大管,由四人演奏,还有一个声部叫做通奏低音。
后来,作曲家把trio拿出来独立发展,塑造了三重奏、弦乐四重奏等经典的室内乐形式。
三重奏有钢琴三重奏,也有弦乐三重奏。钢琴三重奏包括:钢琴、小提琴、大提琴;弦乐三重奏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当然还有单簧管、小提琴、钢琴、圆号、长笛、钢琴等各种组合,我们在流行音乐、摇滚音乐里面,看到最多的也是三重奏,比如我们平时看到的摇滚乐队主要是四个人,一个键盘手、一个吉他手、一个低音贝司,还有一个鼓手。
那时候的音乐家主要为宫廷服务,每个宫廷里都专门有一个音乐室用来演奏音乐。后来,经过两个世纪的启蒙运动,每个人意识到,贵族的影响力式微,城市中出现公共音乐厅,室内乐走出了宫廷,来到音乐厅和文艺沙龙。有一次我去挪威看音乐节,看到室内乐演出是在著名音乐家的故居的客厅里举办的。我觉得这个非常好,我们上海也可以尝试。比如在丰子恺的故居,在聂耳、贺绿汀的客厅演奏,也许我们听来更能理解他们的音乐。
20世纪最著名的三重奏组通常并非职业乐团,而是独奏家们的临时或短期的组合。演奏大师们让三重奏这种音乐体裁变得家喻户晓。比如20世纪40年代有一个“百万美元三重奏”,是由三位称得上巨匠的音乐家组成:钢琴家鲁宾斯坦、小提琴家海菲兹和大提琴家皮亚蒂戈尔斯基。三位都是身价百万,于是被称作“百万美元三重奏”。虽然鲁宾斯坦在回忆录中曾抱怨三人合作不太和谐,但乐迷平时难得一睹三位风采,竟然一起出现,一时趋之若鹜。后来钢琴家科尔托、大提琴家卡萨尔斯和蒂博也组成了一个不同凡响的黄金三重奏;再后来是著名的俄国黄金三重奏:大提琴家老罗(罗斯特波罗维奇),小提琴家柯岗和钢琴家吉列尔斯。
给大家听的,是门德尔松的《d小调钢琴三重奏》。门德尔松的小型沙龙作品非常受欢迎,他最流行的室内乐作品,就是这首钢琴三重奏和另一首八重奏。
快板:主旋律非常优美,旋律像一支青翠藤蔓在乐手中娉婷生长,三位旗鼓相当,没有弱势,配合地严丝缝合。
门德尔松一直非常喜欢英国,他的代表作,即他17岁时写的《仲夏夜之梦序曲》,已表现出了对莎士比亚戏剧的浓厚兴趣。他早慧,亦不幸地早夭,38岁就去世了。在短短的一生中他去了七次英国。门德尔松是音乐史上最著名的富二代作曲家,他的祖父是著名的犹太哲学家,父亲是一位银行家。他在名流圈长大,自小与歌德、凯鲁比尼等伟大的作家艺术家交游,而且非常早熟,家中有条件雇佣了一支乐队给他操练,这让后代所有穷音乐家都非常羡慕。音乐史上大部分杰出音乐家都是比较穷的,因为搞音乐最需要天赋,往往是因为天赋过人而走上音乐道路,富人家的孩子学音乐基本上都是附庸风雅或者学点修养而已,几乎没有大作为。而门德尔松却是个另类,他的才华天然,珠圆玉润,让舒曼等人艳羡不已。但尽管他出身大富人家,却还是遭本地抵制,在竞争柏林歌唱学院院长的时候败给了不如他的对手。让他很受伤,但在英国他却大受欢迎,甚至受到了女王的接见,后期的代表作《以利亚》也是在英国伯明翰首演。在他33岁,风格的成熟期的时候,写了一首《a小调苏格兰交响曲》。
黄金三重奏:科托、卡萨尔斯、蒂博。
贝多芬《大公》三重奏
BeethovenpianotrioNo.7“Archduke”,这是贝多芬献给他的赞助人鲁道夫的乐曲,因而称作“大公三重奏”,为表示诚意,首演时是贝多芬亲自弹钢琴的,虽然那时他已经失聪。当时贝多芬同时在写的还有“英雄交响曲”,英雄是激情澎湃雷霆万钧之势,与这首温馨婉转的构成对比,这是贝多芬个性中的两面,最勇猛的人才是最温柔的。乐曲有四个乐章:第一乐章进行曲,第二乐章谐谑曲,第三乐章变奏曲,第四乐章回旋曲。四个乐章都非常精彩,有点不知道给大家听哪个才好。第一乐章的进行曲,并非刻板,有不少叙述性与想像力在其中;谐谑曲非常生动,却不是单调谐谑;变奏曲尤其感人,展开的充分,让音乐的结构更有力;第四乐章的回旋曲,很见演奏者功力,那么多的节奏变化、快速的乐段,那么轻松,如水流潺潺而下,足见黄金三重奏的造诣。
变奏曲十分温柔动人,音乐放慢了内在节奏,仿佛推开一扇门,进入浪漫主义的花园,钢琴声玲珑,小提琴如沉醉春日的梦乡,在情感的涌动之后,最后又归于平静。这首慢板在这个三重奏中尤其重要,它的漫长、沉迷,让远游的脚本走得更远,乐曲中呈现了更美的人生风景。
三重奏区别与四重奏的地方,在于它总是有对话、呼应和交流,没有那么多整齐划一的齐奏,它是游动的,此起彼伏,互相指引,如接球游戏、伴奏、二支乐器呼应,另一伴奏,或三位对谈,从不冷场乏味。大师之间没有谁让着谁,谁衬托谁,好的三重奏让大家都可以自然舒畅地表现自己,直抒己见,淋漓尽致。
这些早期录音后来在转录时,为了避免噪音,让低音减少了一些,因而声音听起来有点漂浮,好像半梦半醒中听见,听的我们有点犯困,但不影响乐曲的情感力量与一层层展开的曲折深意。
三位独奏家都非常著名,科尔托是肖邦专家,可以说是世界上唯一把肖邦弹出新境界的钢琴家,而卡萨尔斯是发现并第一位演奏巴赫《6首无伴奏组曲》的大提琴家,蒂博也是一流的小提琴家;二战的时候,科尔托为纳粹演奏,让卡萨尔斯大为光火,两人闹掰了,蒂博的政治态度不明确;战后乐迷们希望他们再组重奏,但三位几乎已成路人,年蒂博在飞往远东演出时遭遇空难逝世,这个三重奏组也就消失了。
卡萨尔斯-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年历史录音原标题:《下午茶时间的室内乐》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