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张爱玲的一句话——你死了,我的故事就结束了,而我死了,你的故事还长得很。每一个故事都源于平凡,而终于不朽。伟大的人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他的故事有多么惊天动地,只是因为故事的精神感染了普通平凡的我们。
小红军吹喇叭上世纪30年代末,战争和饥荒横扫河北大地,在一个民不聊生的小县城里,一个名叫许烈平的男孩虽然仅有8岁却已经失去了双亲,年幼的他与哥哥相依为命。年,抗美援朝开始了,小烈平应征参加了67军的文工团,成了里面最小的团员。他被分配到了人数不多的乐队,在乐室里,他一眼就相中了那个满身机关,亮光闪闪的洋喇叭——“单簧管”。这是从民国党军队缴获的战利品,由于历经了战火的冲击,管子上布满了划印和火烧的焦痕,电镀音键上已经露出了镀铜的底色,但音色却依旧完美。也正是这支喇叭奠定了纪烈平演奏生涯的不俗开端。
小红军吹喇叭练习了一段时间后,小烈平已经可以吹奏《中国人民 战歌》等几首简单的进行曲,甚至还可以为歌唱演员进行简单的伴奏。然战况愈演愈烈,为了增加战士们的信心,文工团被要求去到前线。小烈平初到鸭绿江就见到了让他一生也难以忘记的场景。 部队从半干涸的鸭绿江走向了朝鲜,过江后他们举手高呼道:“誓死保家卫国,”“不打败美帝主义,绝不回国!”小烈平内心的震撼催促着他跑到了江畔,然后用自己心爱的小喇叭吹响了“雄赳赳,气昂昂, ”的赞曲,吹啊吹,一直吹到了夜幕降临,吹到嘴上流出了殷红的鲜血,却浑然不知的境界。他此时只想倾尽全力再给他们一点信心,一些祝福,一缕温暖。此后烈平为了能更好的帮助战友,他去到了前线,在战事停歇的间隙,他吹奏一些激越的曲子为他们们舒缓紧张压抑痛苦的心情,在作战时,他忙忙碌碌地帮着医务员治疗伤患。在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无数个日子中,小烈平长大了但也变得沉默寡言。年7月,战争的凄凉和阴沉走到了尽头。祝捷会上,烈平用那支见证了无数次战争,无数个死亡,被鲜血一遍遍浸润和洗礼过的喇叭吹奏了一曲天籁之音《牧羊姑娘》。此后,他将这支伴他度过大半生的喇叭细细包裹起来放到了琴盒里,像告别一个时代一样郑重地向它昂首敬礼。
小红军在今天,虽然没有了烈平手上的那支喇叭,也没有了战争,但此刻教官手上的那支喇叭却也不可小觑,它减轻了教官喉咙的干痛,增加了命令声音的高度,提升了训练的效率。小小的喇叭不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承载着它独特的使命。此刻它在培养像烈平一样具有血性的后辈,它的故事还在继续,而我们的故事也还在上演,明天的训练已经在向我们招手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