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26小时旅途,跨越12小时时差,法国大提琴家戈蒂耶·卡普松4月17日从波士顿抵达上海。他背着一个显眼的蓝色琴盒,里面躺着他的“老朋友”——由威尼斯制琴学派创始人马特奥·戈夫里勒制作的一把年龄超过岁的名琴。同样显眼的是他的鸭舌帽,上面印着“paris,”,为明年即将举行的巴黎奥运会“代言”。
这位炙手可热的“80后”大提琴演奏家,即将成为三年“空窗期”后首位在上海登台的海外艺术名家。这一切发生得十分迅速:两三周前,他才拿到签证;3月28日开票,很快售罄;4月20日、21日,他将在上海音乐厅连演两场,这也是他首次在上海开独奏音乐会。
4月19日下午,卡普松接受采访时说:“久违了!上海。上次在这里演出是年,这是一座让我很享受的城市,很美,充满活力,还有很棒的观众,所以我一直期待回到这里。令我念念不忘的还有上海的大闸蟹,今年9月,我还会再度来上海演出,那时候应该到螃蟹季了吧,期待一饱口福。”
随着戈蒂耶·卡普松的亮相,海外名家名团正加速回归。5月,戈蒂耶·卡普松的哥哥、小提琴演奏家雷诺·卡普松也将来上海开独奏音乐会;指挥大师休伯特·苏丹特将执棒上海爱乐乐团。6月,圣彼得堡爱乐乐团将亮相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开票后48小时即告罄。7月,纽约爱乐乐团部分演奏家将造访上海夏季音乐节……
与戈蒂耶·卡普松接续“三年之约”的同时,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正加速与国际艺术机构对接,持续邀请全球名家名团来沪,在10月举行的第二十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重装回归”,打造世界聚焦、观众期待的全球艺场“上海时间”。
与中国音乐家合作紧密,彼此激发
“音乐是我的母语。”戈蒂耶·卡普松说。他出生时,10岁的姐姐和5岁的哥哥已经开始学琴,家中总有音乐环绕。
4岁半,戈蒂耶·卡普松拥有了第一台大提琴。“初学者拉大提琴,声音不会好听,但奇怪的是,自从我奏出第一个音符,就爱上了这件乐器,我能感受到音乐在身体里强烈共振。”
从5岁到10岁,是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卡普松花了很多时间练琴,但他从未感到练琴之苦。“对我来说,每周最美好的时光就是跟大提琴在一起的时光。练琴对我来说就像一种奖赏,我从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大提琴会伴随我一生。”
在职业生涯中,卡普松曾跟不少中国音乐家合作过,其中一位是钢琴家王羽佳。去年秋天,他与王羽佳、柏林爱乐乐团单簧管首席奥登萨默合作的勃拉姆斯、拉赫玛尼诺夫的浪漫主义作品专辑,由dg唱片全球发行。
“她是一位现象级钢琴家,也是我很亲密的好友。我们已经合作了十几年,但我至今记得第一次一起排练的场景。我们几乎不需要语言,我们用音乐进行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对话。她是一个情感充沛的艺术家,非常有创造力,给了我很多灵感和启发。我非常期待有一天能和她在中国同台。”
另一位跟卡普松合作紧密的中国音乐家是指挥家余隆。去年,他们曾与纽约爱乐乐团同台演出中国作曲家陈其钢的大提琴协奏曲《逝去的时光》。卡普松还透露,今年9月将再度与余隆合作,在上海、广州两地演出。明年,他还将和钢琴家让-伊夫·蒂博戴联手带来一首大提琴、钢琴双协奏曲的中国首演,由理查·杜布尼翁作曲,余隆指挥。
“跟中国音乐家合作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正因为我们来自不同的国度、不同的背景,我们可以相互学习,彼此激发,充实音乐的内涵。”卡普松说。
卡普松音乐会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主办,上海对外文化交流有限公司、上海艺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除了上海场,艺术节中心还把演出输送到杭州,与更多乐迷见面。上海对外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总经理黄艳透露,卡普松之后,更多名家名团将在今秋抵达上海,许多海外项目都已进入签约阶段,年、年的项目也已在筹备。
两个“老朋友”,两场风格迥异的音乐会
与卡普松一同来到上海的还有他的老朋友、老搭档——钢琴家、作曲家杰罗姆·杜克罗斯,这是杜克罗斯第一次来中国。两人来上海前特地学习了如何说“你好”“谢谢”等简单的中文。
杜克罗斯跟卡普松的合作已有25年,起初,他是雷诺·卡普松的好友。有一天,雷诺·卡普松把弟弟介绍给了杜克罗斯。“他当时只有15岁,我心想,还是个孩子。可是我们合作的第一个月,他就给了我很多惊喜。排练的时候,我发现我们感知音乐的方式是相同的?。”杜克罗斯说。
25年来,杜克罗斯见证了卡普松的成长,也共同开拓着新的世界。他们迄今已合作录制了三张专辑:《直觉》《感情》和《感觉》,下一张专辑也在筹备之中。这次来上海,他们带来两场曲目完全不同的音乐会。
4月20日晚,他们将演绎舒曼《幻想曲》、贝多芬《a大调第三号大提琴和钢琴奏鸣曲》、勃拉姆斯的《e小调第一号大提琴和钢琴奏鸣曲》等古典乐经典。4月21日晚,则以风格多元的流行、影视金曲的改编曲为主,包括《辛德勒的名单》《彩虹之上》《玫瑰人生》《雨中曲》等,这些作品大多由杜克罗斯改编。
“我一直希望拓展古典音乐之外的曲目,吸引更多年轻观众走进剧场。这次演的很多‘小品’,原本都不是为大提琴创作的,但大提琴是最接近人声的乐器,它几乎可以演奏任何音乐,希望大提琴的版本能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受。”卡普松说。
另一个“老朋友”是卡普松使用的那把制作于年的大提琴。这把有着多年历史的老琴音区饱满,富有表现力与穿透力,与卡普松所擅长的抒情和富有歌唱性的演奏风格相契合。
“越是名琴,与演奏家的磨合周期就越长,就像婚姻,是一个双方慢慢磨合的过程。”乐评人李严欢说,这把琴造出来时,巴赫还没写出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过去数百年,它经过多名风格各异的演奏家之手。
“我很幸运能演奏这把大提琴,每天都能找到新的色彩。它是我身体的一部分,这是一把需要真正了解才能演奏的乐器。”卡普松说,他期待用这把古老的大提琴,与杜克罗斯一起为上海观众奉上极致的聆听体验。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本文作者:吴桐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5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