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单簧管 >> 单簧管资源 >> 正文 >> 正文

他们看不见世界,但世界看见了他们47

来源:单簧管 时间:2022/11/1
看白癜风到中科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tslf/

升会旗,奏会歌。在北京年冬残奥会开幕式上,47名视障学生演奏的国际残奥会会歌《未来赞美诗》响彻整个鸟巢。这47名孩子来自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扬帆管乐团,最小的孩子只有10岁,还在读四年级,最大的22岁,目前念高二。庄严、肃穆、赤诚、坚韧,这一幕深深感动了所有人。

北京年冬残奥会开幕式现场。图片来自人民日报微博

忐忑

“我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距离上场天,拿到乐谱后只有49天。”从接到演出任务那天起,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校长李龙梅就开始掰着指头算日子。尽管乐团自年成立以来,已经到各地参加过大大小小的演出,但仅一个多月的训练时间,还是让李龙梅捏了把汗。时间紧,任务重,再加上保密的要求,学校没有请外校的专业老师来指导,所有担子都落在了管乐团几位老师的肩上。

“没有专业老师的指导,管乐团在乐曲的理解和节奏的掌握上都存在困难。”回想起刚排练时的场景,李龙梅的语气里难掩焦虑。没有专业的声部排练,老师们就给孩子们唱谱、录音;没有乐曲的专业讲解,乐团就一段段练,一点点讨论、摸索。“我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孩子们和我心里都是一样的忐忑。”

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供图

到了北京后,这种忐忑的心情只增不减。从学校音乐排练厅到占地20多万平方米的国家体育场,演出场馆的差距让孩子们一时难以适应;为了让演出效果更好,导演组临时决定让管乐团从坐着演出变为站立演出,孩子们的气息控制和音量音准全都需要重新调整……眼看着开幕式表演一天天临近,管乐团师生们心里的弦也越绷越紧。

重压之下,师生们心里想的都是同一件事:练习。

6个孩子的小号演奏需要完全一致,那就练,练到完全整齐划一;有的孩子还会在演出中不自觉地展现出盲态,那就练,练到标准化和一致化。

“你们把这个曲子演绎得非常好,完整地体现出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声音很和谐,气势也足够雄壮,就像专业的管乐团一样。”彩排数次,得到了导演组的赞赏和肯定后,李龙梅和孩子们一个多月来忐忑的心终于放下了一半。

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供图

坚持

“很多困难都是可以战胜的”

看不到乐器的孩子要学习演奏技巧有多难?看不到乐谱要进行演奏有多难?看不到指挥要分声部合奏有多难?而这些困难正是扬帆管乐团的孩子们每天都在经历的事情。

李龙梅时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克服困难”。乐团刚成立时,为了帮助孩子们学习和熟悉乐器,李龙梅绞尽脑汁。孩子们看不到老师的示范,看不到谱子,也看不到指挥的手势,困难重重下,李龙梅做出了一个决定:“我们当时按师生1:1的比例,为乐团配备了34名老师,与孩子们一起学管乐,当孩子们的眼睛!”

34名老师中,音乐专业毕业的只有4人,再加上教按摩的、教体育的,甚至还有保卫科的老师,终于拼凑出一支“带练”队伍。就这样,“一窍不通”的孩子们和“半路出家”的老师们开始了结队练习,孩子们摸着老师的嘴学口型,老师学完按键再手把手教给学生。见证着孩子们从断断续续的单音到悠扬动听的独奏,再到校园一角的即兴小合奏,李龙梅欣喜不已,管乐团,成了!

10年下来,遇到困难已是家常便饭,战胜困难只能势在必行。

“这次来北京,我们带着近60件乐器,其中大型乐器就有十几件,全靠15个老师搬运。”李龙梅说道,“他们是管乐团的排练指导,是乐器搬运工,也是孩子们的生活阿姨,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

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教师李沂念担任乐团指挥10年来,从来没有感到如此“寝食难安”。没有专业老师的指导,排练曲目就只能他一个人一点点“啃”,每天脑子里想的只有一件事——怎样让孩子们练得更好。累到不行的时候,也只能在心里鼓励自己:“我都带着孩子们走到北京了,不能放弃!”

10岁的吴浩宇是乐团里年龄最小的孩子,在生活自理方面还有困难,为了到北京后不耽误训练和演出,他便早早做起了准备,自己穿衣服、叠被子,甚至开始学习洗衣服。“我不想放弃。”每当被问起累不累时,他总是这样对李龙梅说,“很多困难都是可以战胜的。

光荣

“我们看不见,要让世界看见我们”

在得知扬帆管乐团将有机会登上冬残奥会开幕式的舞台后,师生们都铆足了一股劲。

接到任务后,管乐团每天上午和下午分别安排了3个小时的训练,但每到晚上的休息时间,仍然能听到此起彼伏的乐声,所有的孩子都拿着自己的乐器在宿舍里刻苦练习。

到北京后,紧密的集训和联排更是让孩子们日夜颠倒,有时候甚至会排练到凌晨一两点。高强度的训练下,孩子们每天都在满满疲惫中睡去,但第二天,又都会神采奕奕地带着自己的乐器奔向排练场地。

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供图

说起这段时间最大的感受,李龙梅用了8个字概括:“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正是使命感和责任感,支撑着管乐团的师生们从重庆走到了北京。

“这是我们人生当中的一段值得珍惜的经历。”管乐团萨克斯声部的王雨婷说道,“我们站上了鸟巢的舞台,向全世界展现我们的风采,爸爸妈妈在电视上看到我们,也一定会为我们感到骄傲!”

“当我们站上鸟巢舞台的那一刻,所有的灯光都照向我们,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我们,那一刻我们是全场的焦点。”管乐团单簧管声部的苏娜激动不已,“为了这一刻,再辛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庄严而磅礴的旋律在鸟巢上空回荡,一个个跳跃的音符承载着孩子们的激动与兴奋、喜悦与自豪,交织出动人心弦的“未来赞美诗”。

“现在,扬帆管乐团存在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当时成立的初衷。”看到孩子们在加入管乐团后的变化,李龙梅欣慰不已。合作与包容、自信与欣赏、沟通与交往,她能真切地感受到孩子们在音乐中变得越来越好。

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供图

“每一个人都有梦想,对于扬帆管乐团的孩子们来说,他们的梦想就是能够拥有更大的舞台,让更多的人看见他们的努力。”李龙梅说道,“冬残奥会这样的盛会,我们可以参与,我们能够参与,我们有底气参与,这也是我们特殊教育工作者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

“我们看不见,要让世界看见我们。”10年的摸索与坚持,1分58秒的闪光与绽放,扬帆管乐团的师生们从学校音乐厅走到了国家体育场。这一刻,扬帆管乐团的孩子们在鸟巢放飞梦想,这一刻,他们是最闪亮的光!(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彭诗韵)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4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