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亲爱的小孩》4月24日收官。该剧不仅以真实剧情引发大量社会讨论,剧中或光怪陆离、或婉转动人的配乐同样引人入胜。剧中还引用了包括《月光奏鸣曲》在内的诸多古典音乐,渲染出电影质感的情绪氛围。
该剧音乐总监丁薇为《亲爱的小孩》制作了全部配乐。在接受新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她表示,这部剧配乐所谓“光怪陆离”、“悬疑”的感觉,更多是用音乐体现内心活动,如矛盾、纠结、焦虑、悔恨等。“如果用颜色形容,我觉得(这部剧的音乐)是灰蓝色的;时而还有些许金色。”
《亲爱的小孩》有泪水也有欢笑。
这部剧不“狗血”,音乐要隐忍、含蓄
年8月,丁薇在机房第一次看到《亲爱的小孩》的片花,“这是我喜欢的剧”,她确定。一个月后,拿到粗剪,丁薇便开始着手创作配乐。粗剪中很多场戏都让她十分感动。“作曲者首先要被作品打动,才有可能创作出好的配乐,再配合剧去打动观众。这部剧最打动我的是它的真实感。演员的表演、美术置景、服化道等各方面,都将真实的人的生活展现了出来,尤其可贵的是人物的真实性。”
配乐创作,往往是音乐人、主创、后期剪辑等多方努力的成果。创作初期,《亲爱的小孩》的主创给予丁薇极大的创作空间。在丁薇看来,影视剧配乐方向首先是要符合剧的气质,就像什么人穿什么衣服。如果配乐的气质错了,怎么写都不对。而《亲爱的小孩》虽然情节曲折,但绝不是“狗血”的,“所以音乐大部分时候要隐忍和含蓄,表达人物内心情绪的变化;在一些情感爆发的段落,情感也要抒发出来。”据丁薇透露,该剧共有三位作曲者参与,创作时大家在多个段落同时写作和编配,每一个作品都会修改多次。
拿到粗剪素材,剪辑师路迪提供了诸多音乐参考,例如加入古典音乐等。到后期混录时,对于配乐的使用细节,导演胡坤也提出了非常认真、细致的调整建议。最终很多段落配乐的选择都来自导演。各方配合,结合丁薇的想法,大家都为成就一部好的作品付出了最大的努力。
该剧的真实感打动了丁薇。
像电影一样“对点”创作,量身定制
《亲爱的小孩》的配乐创作方式和一般电视剧不同,采用了电影常用的“对点”创作,即配乐与画面的关系是严丝合缝的,音乐的走向要跟着画面和情绪的变化,就像是量身定制的服装一样。“我的工作习惯是选择一些重场戏和有代表性的段落,进行对点创作。这样,既能保证重场戏的高度配合度和完整性,也可以匹配到其他类似情绪的段落。”
例如,配乐《我最亲爱的小孩》是丁薇最早动笔的一首作品。当时她正在看第34集中禾禾被送入手术室的这段戏。“我想在一段音乐里,包含伤感、喜悦、浪漫、希望。原本觉得会很难,但写完后,发现这些情感都有了。”《我最亲爱的小孩》在剧中曾多次出现。在丁薇看来,这是一首专门为方一诺和禾禾写的母女主题配乐,在不同段落使用都会有不同的化学反应,因剧情的不同展现出不同的情感色彩。
方一诺和禾禾有专门的母女主题配乐。
作为资深音乐制作人,丁薇认为,配乐对于影视作品是很重要的。但至于能不能加分,首先取决于影视作品本身的质量。如果作品已经足够好,加入恰如其分的配乐,就能加分;反之,作品不好,那么配乐也帮不上忙;甚至如果演员的表演不好,配乐还会抢戏。“配乐是可以锦上添花的,但改变不了影视作品的本质。”
——对话丁薇——
新京报:为什么会以钢琴作为主要乐器?
丁薇:我为这部剧设计的配乐,以钢琴和室内乐为主,这是为了建立气质的关键部分:隐忍和含蓄,体现人物内心的变化。大弦乐的段落是有的,但只在一些情感浓度较高的时候使用。
该剧的音乐起到了烘托情绪的作用。
新京报:第一集一开始的长镜头,方一诺对着镜子展示孕肚那段,用的是贝多芬A大调第七交响曲第二乐章,为何选用这段?
丁薇:选用这段的想法来自剪辑师路迪,我也认为这段音乐配合方一诺这段戏的表演是非常合适的,尤其是情绪的变化,还有强烈的命运感,作为全剧的一个序,很有分量。
新京报:第六集一开始,方一诺坐在浴室里那段,用了萨蒂《裸体舞曲1号》(GymnopediesNo.1);随后进入到剧情中,孩子夜里哭着醒来,用了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为何选择这两段?为什么会在一部都市剧中应用这些作品?丁薇:这部戏用了多段古典音乐,有些段落是为了给一个启示,像是另起一个章节,而有些地方是一个序。加入古典音乐,是剪辑师和我共同认可的一个设计,符合剧的气质,亦是一种风格的体现。尤其是一些喜剧场景,用古典音乐的效果非常好,既有戏剧性,又不会变成普通的家庭剧。
新京报:剧中肖路和方一诺离婚后配乐《沉默的告别》,为何以钢琴搭配单簧管和弦乐?轻声吟唱想表达一种怎样的情绪?
丁薇:这是没有对白、没有嚎啕大哭的一段安静伤感的戏,马路上的车声、肖路打自己耳光的声音,我希望都被清楚地听到,音乐就像是陪着他们伤感的第三个人,懂他们心中所想,静静地,不喧宾夺主帮他们表达。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个体,即使相爱,也有无从沟通以至于离别的时刻,他们无奈也罢、悔恨也罢,都无力改变分道扬镳后渐行渐远的结局。
新京报:剧中肖路得知女儿得白血病,到医院探望,和前妻吵架这段戏的6分钟音乐《结束吧》打动了无数观众。能和我们介绍下这段配乐的创作理念吗?
丁薇:这段音乐是另一位作曲卿锋创作的,我安排他写这段类似后摇的音乐,是因为他本身是吉他手、也是创作者。
关于这段音乐的创作理念,卿锋是想找一种能在沉默里生出火焰的感觉。它代表着一种撕扯而不是简单的相互仇恨。名字虽然叫《结束吧》,但是音乐完结之后一切并没有结束。剧中对立的双方其实各自都有充分的理由,所以前半部分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有两把吉他在对话和争辩。然后有一个时钟的滴答声来代替节奏,像一个沉默在旁边的第三者。越往后递进,就出现更多的节奏型和电子乐的元素,让情绪升级最后“旋转”起来。卿锋觉得电子乐元素会带来一种“生在同一时代”的质感和同感,二是可以和我偏古典的编曲手法互补一下,多一些两面性。
新京报记者张赫
编辑佟娜
校对贾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