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释正孝同从山东大学的一名大一新生,毅然出家成为湖北天台寺的一名比丘尼。
年,她在寺庙乐团演出主持的视频被发到网上,成为网红,被称为“中国最美尼姑”,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十年后的她,现在过得怎样?
释正孝同年出生于河南农村,母亲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初一十五都去寺庙上香。
释正孝同从小耳濡目染,也经常接触佛经。
她从小文静,喜欢独来独往,但这并不影响她成为优秀学生,成绩名列前茅就是最好的证明。
小时候还有人给她算过命:孝同以后是大孝。
年,释正孝同顺利考上了“”大学——山东大学。
国庆期间,释正孝同跟父母一起到湖北红安天台寺游玩。
几天后释正孝同还不尽兴,说想在这里多住几天,父母也同意了。
“我上天台山,山路十八弯。放下无烦恼,沉醉不忍还。”
释正孝同在这段时间和僧人们一同吃住,一起干活诵经,她发现这里就是她理想中的修行之地。
回到大学后,释正孝同就经常上图书馆,去深入探究佛法相关的书。
神奇的事发生了,一天晚上,释正孝同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在佛祖脚下听闻佛法。
19岁如花似玉的年纪,释正孝同萌生了出家的想法,她认为这是佛祖在召唤她。
在征得父母的支持和同意后,释正孝同在天台寺出家了。
释正孝同出家时,母亲才明白那个算命先生的意思。
古人云“出家为大孝”,这仿佛就是命中注定的。
出家的生活,有很多清规戒律。
戒持金钱、禁用电视,除了处理寺院公务,不接触手机、网络。
隔绝了信息繁杂的网络世界,这就是一片净土。
释正孝同出家前就是个简朴的姑娘,出家后更是惜福,不浪费粮食。
吃饭时,她总是把饭碗吃得一粒不剩,用馒头或者开水,把碗上的汤汁都擦干净。
有时候,师兄吃不完的饭菜,她也会帮忙吃完,绝不浪费。
一个季度只穿一套僧服,脏了当天用手洗好晾干,第二天照穿。
释正孝同给人的感觉非常舒服,人见人爱。
把笔记分享给初来乍到的师兄弟们,教女众佛门威仪舞蹈,劳动时主动承担洗厕所的工作。
这样有爱谦让的人,谁不喜欢呢?
天台寺是千年古寺,由现任方丈悟乐法师年重建,并开创了“禅乐、禅茶、禅林”三大特色。
悟乐法师是弘一法师的再传弟子,他早年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是音乐老师。
他也曾下海创业,取得不错的成绩,年正式出家。
悟乐法师认为,禅乐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修行方式,以这样轻松愉悦的形式,让观众接受佛法,从而使大众享受法益。
年,在释正孝出家那一年,天台山成立了“广玄艺术团”。
艺术团的僧人们,并不是演奏钟鼓和木鱼,取而代之的是小提琴、大提琴、单簧管、钢琴这样的西洋乐器。
这些乐器有一部分是老师捐赠的,一部分是功德主出资购买的,所以僧人们异常珍惜。
天台寺约多人,学习禅乐的有60多人,平均年龄25岁左右。
释正孝同也参加了艺术团,于是有了年演出主持被意外发现的后续。
释正孝同走红后,被称为“中国最美尼姑”。
有很多赞同的声音,这种生活,脱离社会世俗的内卷和压抑,是真正的回归内心。
但也有人不理解她为什么要出家,觉得她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亦或只是炒作罢了。
面对各种质疑,释正孝同的回应坚定而平静。
“佛法不强人皈依,佛法是渡人幸福。”
八年后,她接受采访时,依然坚持:
“其实我们人生,无非就是要追求一个快乐、幸福。我们可以看到这里有清新的空气,然后在这里还可以学习禅乐,可以修身养性。
这样的生活,简单、自然,我觉得这就是我的幸福人生。”
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可以是坐看行云流水,也可以是静心吃斋念佛。
人世间纷扰千千万,唯有一颗宁静感恩的心,才是人生幸福的真谛。
如今33岁的释正孝同,仍在大山里过着她喜欢的生活,没有还俗。
不管如何,支持她的选择,也祝福她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其实,每一个人都不应该停止探索,如何更好地成为自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7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