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单簧管 >> 单簧管发展 >> 正文 >> 正文

特稿1949,歌从天津来

来源:单簧管 时间:2023/4/20
北京看皮肤病 医院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9525899.html
                            

很多人不知道,年,众多 音乐人汇聚到海河两岸,《歌唱祖国》《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等音乐经典先后诞生于天津。音乐家们从天津出发,抢救性地录来了《二泉映月》,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年首次公开播放……

这是天津吗?是!

70年过去了,天津广播通过多种方式邀请大家接唱《歌唱祖国》。伴随歌声,更希望朋友们跟随我们的目光,穿过时光隧道,寻找和体会那个群星闪烁、音符飘飞、百花齐放的年代,在新时代和新语境中书写“从此走向繁荣富强”的新篇章。一

▲图为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群众庆祝活动

年10月1日,北京,开国大典。

《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 次在天安门广场奏响,五星红旗 次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

礼炮像大交响乐的鼓声

“咚!咚!咚!”地轰响了进来

这会场

一瞬间化成了

一片沸腾的海

一片声浪的海

一片光带的海

一片声浪和光带交错着的

欢跃的生命的海

这是参加开国大典的诗人、文学评论家胡风一首长诗中描绘的场景,这首诗的名字叫《时间开始了》。

70年前,在参加开国大典20万人的“大海”中,有一位来自天津的歌曲作家。在这历史一刻,他同样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心潮起伏,激动万分。看着阅兵式,看着欢庆的队伍走过天安门城楼,想到自己十多年前在上海先施公司当学徒起早贪黑的少年时光,想到抗战前夕参加救亡群众歌咏队四处奔走呼号的青春年华,想到跨过长江、跨过黄河,在延安、在晋察冀的战斗岁月,想到随部队进入天津、接管城市的日日夜夜。从谋求个人前途到致力民族独立、复兴,从上海南京路上的小学徒到天安门观礼台上的作曲家,经历了那么多变化的他,多么渴望用一首歌,来歌唱一个多难的民族站起来的豪迈和自信!

▲他在天津成都道的家

回到天津近一年,他写了多首歌,大概每三天写一首歌曲,有的发表在《天津日报》《天津歌声》等报刊上,但没有一首流传起来。他自己也非常苦恼,总觉得要捕捉的音乐形象一次次擦肩而过,“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个中郁闷,难以和别人说清。国庆一周年快到了,他去北京西单一家乐器当铺为单位购买乐器。脖子上挂着小号、长笛、双簧管,肩上背着两把长号,他走过天安门广场去火车站。这时,红旗招展、花团锦簇,晚霞映红了西天,为国庆排练的人们列队而过,络绎不绝,兴高采烈。走在近处的是一队天真烂漫的儿童,敲着队鼓,吹着军号,有节奏地前进。壮丽的画面、整齐的步伐、激越的鼓号再次撞击开作曲家的灵感:一年前开国大典的情景再现了,更遥远的记忆里,还有上海日本军机轰炸的呼啸声和《义勇军进行曲》的激昂声,延河岸边冼星海指挥他和鲁艺同学们演出《黄河大合唱》的宏伟旋律,晋察冀边区的军号、民谣和小调,在祖国大地、在天安门广场行军、游行的节奏……冥冥之中,一个崭新的雄壮的朝气蓬勃的音调出现了!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他开始边走边低声吟唱,仿佛是一个“灵魂”附体,不能自已。唱着唱着眼泪竟然不知不觉流了出来。进了站,没有带本,在火车上到处找能写东西的物品,找到一个香烟壳,拆开奋笔疾书。车轮铿锵的节奏,窗外掠过华北平原的烂漫秋色,都在强化着脑海里的旋律和结构:主歌、副歌,对比……多重强调,才能容纳这么多的奔涌的感情,才能表现一个伟大民族的心声。一年来那个总隐隐约约浮现的 音乐表现方式终于瞬间显露出来,他下了火车回到家还是不停地写,和即将生产的妻子讨论哼唱。那个“灵魂”逼着他彻夜未眠,不停修改,直到歌曲主体基本完成,才释然放松。

他后来说,这个“灵魂”就是人民:“这首歌不是我写的,它是人民的心声,我为人民写出来、喊出来了,我用音符替人民记录下来。我不写,别人也会写。”

这位作曲家就是王莘,这首歌就是大家今天耳熟能详的《歌唱祖国》。

▲王莘用冼星海送的自动铅笔书写下《歌唱祖国》手稿

“一曲祖国颂,神州世代传”。年9月15日,《人民日报》用一个版向全国推介了两首歌,其中 首就是《歌唱祖国》。

▲年9月15日的《人民日报》向全国读者推荐了《歌唱祖国》

从此,这首歌由天津传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传唱到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激励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年奥运会开幕式,全世界聆听这一来自东方古国充满生机的旋律。而伴随宇宙飞行器的星际远航,《歌唱祖国》又飞向茫茫太空,诉说人类的自信和传奇!

▲视频来源:新华社《国家相册》第二季第12集

年开始的天津,远不只是贡献了这一首经典,那是一个万象更新,群星闪烁,人才辈出的时代。

▲青年时代的王莘

▲曹火星正在创作歌曲

▲青年时的周巍峙与夫人王昆

王莘创作《歌唱祖国》时32岁。他是天津音乐工作团的团长,当时的副团长是26岁的曹火星,曹火星创作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正在解放了的土地上广泛流传、唱响。33岁的周巍峙在天津军管会文艺处任职,他后来为《中国人民 战歌》谱曲,组织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创作,而他的妻子则是扮演《白毛女》喜儿而 的歌唱家王昆。

▲马思聪在演奏(年)

年年底,新生的国家选择天津组建成立 音乐学院,全国的音乐大家、音乐教育家陆续来到天津。写过《思乡曲》的 作曲家、小提琴演奏家马思聪,应周总理邀请由海外回来担任院长,这年他37岁。

马思聪住在五大道附近黄家花园潼关道上的一栋别墅里,创作了《第二回旋曲》和《山歌跳元宵春天舞曲》《欢喜组曲》《新疆狂想曲》《淮河大合唱》等重要作品。几代少年传唱的《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就是马思聪年4月在天津谱的曲。

▲年,周恩来、马叙伦、马思聪等在中南海怀仁堂后院

马思聪还经常赴北京参加重大国务活动的演出,一次,周恩来总理看见曾经到法国勤工俭学的外交部长陈毅,把他拉到马思聪身边,开玩笑说:“陈老总,我们仨都是法国留学生,人家马思聪就学到了东西,而咱们俩就没学到。”

▲吕骥

▲贺绿汀

当时在天津河东区十一经路上的中央音乐学院,40岁的吕骥、46岁的贺绿汀是副院长。吕骥创作的《抗日军政大学校歌》等歌曲一直广为传唱,他和冼星海曾经在上海组织推动抗日救亡歌咏运动,后到延安担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系主任,王莘年到年底在鲁艺音乐系向他们学习作曲、指挥等。

▲李焕之

王莘在延安“鲁艺”的同学李焕之,此时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工作团的团长和艺术指导,他在天津为《国歌》编写了和声和管弦乐队配器、钢琴伴奏曲谱,由周恩来总理批准确定为发往世界的正式版本。年,他和瞿希贤、严良堃等多人调往北京,成为“中央歌舞团”、“中央乐团”、“中央民族乐团”建立的基础。在以后的岁月里,李焕之创作出《春节序曲》《社会主义好》等至今长演不衰的经典作品。

这个时候,在天津受到音乐滋养,开始起步的音乐大家也不胜枚举:刘诗昆、盛中国、郑小瑛、杜鸣心、黄晓和、吴祖强、郭淑珍……

▲江定仙

37岁的作曲家江定仙是作曲系主任,曾师从中国早期音乐教育奠基人黄自,有丰富的音乐实践和教学经验,康定情歌《跑马溜溜的山上》就是他编订的曲谱。年,他的作曲系迎来了一位21岁的蒙族学生美丽其格。初来天津的美丽其格想写一首充分表达自己情感的作品,他关起门,一遍又一遍地拉着马头琴,草原上骏马奔驰的种种美好景象一起涌上心头:“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曲调和歌词几乎同时喷涌而出,一气呵成,经典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就这样诞生了。

▲青年时期的美丽其格

中央音乐学院在天津的八年,对天津的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生活繁荣都起到积极作用。马思聪、缪天瑞、孟波、李凌、喻宜萱等都担任过群众歌咏组织的顾问,吕骥、张鲁(《白毛女》“北风那个吹”的曲作者)、李焕之、杨荫浏等师生还到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和一宫、天津拖拉机厂等单位普及音乐知识、介绍新歌、组建乐队、培养社会音乐人才。

年8月,音乐家杨荫浏和曹安和从天津的中央音乐学院出发,南下王莘的老家江苏无锡,做了一件日后震惊中国和世界音乐界文化界的大事。

▲杨荫浏

杨荫浏是中央音乐学院研究部的研究员、副主任。年4月中旬,杨荫浏随原南京国立音乐院抵达天津,加入中央音乐学院。6月间,他接到南京师范学院音乐系的老师黎松寿的来信,说他们共同的朋友,无锡的一位盲人已病入膏肓,恐怕时日不多了。杨荫浏自幼就和这位盲人熟悉,知道他凄凉的人生和在民间音乐方面的功力。听到杨荫浏的通报,主持学院日常行政工作的吕骥特意让他们带着刚买来的当时 的钢丝录音机前往录音。

8月底,杨荫浏自天津到达无锡后,借来二胡琵琶等乐器,请这位艺人练习,做好录音准备。9月2日晚上,在无锡市佛教协会所属的三圣阁内,这位艺人在妻子搀扶下走了进来。钢丝带缓缓地转动,艺人开始演奏二胡,激越而如泣如诉的旋律一下子拨动了每个人的心弦,引起了强烈的共鸣。曲子一终,深知这一二胡独奏价值的杨荫浏连声赞叹:“难得啊,难得。”录音被带回天津。院长马思聪听了激动地说,“他的二胡弓弦长得象一望无际的火车轨道,很难听出换弓的痕迹”。副院长吕骥听完录音,认为是“我国当代最杰出的音乐作品,它是震撼人心的力作。”年,天津人民广播电台 次向公众播放了这支曲子。

这就是后来得以传世的名曲《二泉映月》,演奏者就是叫华彦钧的“瞎子阿炳”。杨荫浏完成录音后约三个月,阿炳就离开人世。杨荫浏的抢救性录音和整理使得阿炳为世人所知,其作品得以广为流传。

▲《二泉映月》诞生地无锡图书馆钟楼前广场的阿炳铜像

杨荫浏是中国音乐史方面的泰斗,幼时就有音乐天赋,深谙江南民间丝竹,曾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和光华大学深造,没有留过学,却用英语写了《中国音乐史纲》等著作。他担任过燕京大学“哈佛燕京学社”音乐研究员、国立音乐院教授,特别重视民族音乐的搜集整理和研究。新中国成立后,吕骥在中央音乐学院担任领导时,一直提倡并致力于整理中国民间音乐,杨荫浏的专长和才华得到进一步发挥,所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等是至今无人能超越的学术文化高峰。

年,中国改革开放之初, 指挥家小泽征尔来到中央音乐学院访问, 次听到《二泉映月》原曲的二胡独奏。小泽征尔听着听着,情不自禁,掩面而泣。突然,他从坐椅上顺势跪了下去,他以东方人特有的虔诚说:“这种音乐应当跪下去听。坐着或站着听,都是极不恭敬。”演奏完毕,小泽泪流满面地站起来,对演奏者深情地鞠了一躬,喃喃地说:“这是真正的天籁,是 名曲。”

▲年轻时的施光南

年的秋天,施光南从北京怀着朝圣的心情来到天津报到。

施光南5岁就哼出自己编的音乐,被小学老师记下来,命名为《春天》。一直富于音乐才华的施光南对作曲情有独钟,到高中时已用简谱创作了许多被传唱的歌曲,但家里并不主张他以艺术为未来职业。直到高三,他下定决心要报考音乐学院时,家里拗不过他的执着,只得同意。此时的施光南,对于乐理、和声理论知之甚少,也没有钢琴方面的基础训练。

仓促准备后,他勉强上了考场。主考官从他的触键、手型感觉认为他学琴不太久,果然,由于只能弹奏简单的莫扎特《G大调小奏鸣曲》,现场出现了一阵骚动,虽然他在音高、节奏上反应灵敏,音乐记忆也很好,但明显缺乏视唱练耳的基本训练。主考官接着让他演奏自选曲目,施光南在钢琴上竟然弹奏了自己创作的《高山流水》和自己熟悉的京剧、河北梆子、评剧等地方戏曲。

主考官耐心进行完考试程序,很是欣赏这位考生的执着、顽强和创作天分,不动声色地让他回去等通知。这位主考官就是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江定仙。

高考发榜了,施光南名落孙山。

几天后,他接到了江定仙的一封亲笔信,大意是:施光南同学,由于你的音乐基础知识较差,没有被本科录取。但考虑到你有良好的音乐感觉和作曲才能,建议你到本院附中插班学习,打好基础。不知你的意见如何?

施光南欣喜若狂,同学们说,你这不是留级了吗?你成绩不差,还不如一起考大学?施光南说,我要去天津,那是我的理想。

▲施光南年毕业汇报表演

15年后,施光南在天津创作了《打起手鼓唱起歌》,39岁写成了《祝酒歌》,这首歌被认为是华人音乐的经典,改革开放的时代先声。此后,《月光下的凤尾竹》《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在希望的田野上》等现象级作品相继发表传唱,奠定了他“人民音乐家”的地位。

▲照片中戴眼镜的是施光南,他的左边是佟铁鑫,右边是关牧村

歌从天津来其实也不奇怪。天津近现代文化的开放、多元、包容也孕育了天津近现代音乐的模样: 支军乐队在天津出现,天津早期军歌学堂乐歌的传播都成为中国音乐发展史上的亮点。诞生和成长于天津的李叔同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近现代音乐的启蒙者和大批学堂乐歌的作者。

上下数千年,一脉延,文明莫与肩。

纵横数万里,膏腴地,独享天然利。

国是世界最古国,民是亚洲大国民。

呜呼,大国民!呜呼,唯我大国民!

幸生珍世界,琳琅十倍增声价。

我将骑狮越昆仑,驾鹤飞渡太平洋。

谁与我仗剑挥刀?呜呼,大国民!谁与我鼓吹庆升平?

这是年,25岁的李叔同创作的《祖国歌》。这首学堂乐歌改编自民间曲调《老六板》,气势宏大,歌颂了中华文明古国,抒发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被广为传唱。但现实与歌曲形成鲜明对照:七年前,李叔同因为支持戊戌变法由天津避走上海。五年前,家乡天津在“庚子事变”中遭受八国联军的蹂躏。创作这首歌的当年,日本与沙皇俄国正在中国的土地上为掠夺中国的利益而打仗。李叔同要用这支歌来呼唤和激发国民的爱国精神,振兴大中华。以后的日子里,清王朝的覆灭和北洋势力和国民党等其他政治力量的崛起,都没有改变中国积贫积弱、山河破碎的局面,以至于出家的李叔同在抗战的颠沛流离中坚持“念佛不忘救国”。

王莘从小就会吹奏李叔同《祖国歌》中采用的曲调《老六板》,这是流行于江南的民间丝竹音乐。李叔同还有一首 的学堂乐歌是《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李叔同像

整个中文歌词与曲调相辅相成,却是一首外国歌曲曲调重新填的词。其实,中国现代歌曲的发展是东西音乐文化融合的结果。王莘在延安“鲁艺”,在师从冼星海,参演《黄河大合唱》过程中,对这一点有深刻的体会:时代精神和民族音乐特色的融合,船工号子、晋陕小调和西方作曲技巧融合,可以造就伟大的作品,可以唱得让人热血沸腾,也可以听得令人激情澎湃。年7月那场演出,中间还突遇大雨,广场上的汽灯也被大风刮灭了,眼看演出只能中止了,可是舞台上的汽灯又被点亮了。王莘看到毛泽东穿着灰色的衣裤,挺直了身体,和中央其他领导、战士、群众继续坐着看演出,这一幕毕生难忘,他也想写出这样的作品。

▲年,周总理和群众共同高唱《歌唱祖国》,指挥者为王莘

《歌唱祖国》是否是这样的作品,一开始的认识并不一致,有人感觉旋律像一首外国歌曲,退了他的投稿。王莘坚信这首歌大家一定会喜欢,那时没有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只有靠他亲自油印歌片送到学校工厂,以“自媒体”的方式发布。结果是歌曲高度契合了时代转折中人们的心理、情绪、思想和生活节奏,开始了“病毒式”传播:由中学传到了南开大学等高校,由学校传到了工厂,由天津传到了北京、上海。“自媒体”的传播在华北、全国自发形成了歌的海洋,完成了影响力的“逆袭”。值得一提的是,年后,天津的群众音乐演唱活动在原来的基础上更加繁荣,李光曦、蒋大为、郑绪岚、远征、关牧村、于淑珍都是从业余歌手成长起来的歌唱家。

事实证明,《歌唱祖国》是对中国历史翻天覆地转折的一种回应,是歌曲民族风格的与时俱进。正如后来成为中国音协主席的吕骥所总结:歌曲深度地生动地体现了我们民族精神最本质的意向。

年的天津,以这样一种文化自信,开辟了共和国初期一个繁荣的音乐新时代,音乐家们讴歌时代,讴歌党和人民,作品百花齐放,来自生活,发自内心,气魄宏大,融汇中西,既有高原,也有高峰。这个时代的影响一直到今天经久不衰。

这是一个站起来的民族发出的豪迈心声,

回望光辉历史,

唱响时代声音,

海河传媒中心主办的

“歌唱祖国——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音乐故事会”

10月4日晚,

将在梅地亚大剧院隆重上演!

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