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于年的电影《莫扎特传》,是笔者身边不少朋友进入古典音乐世界的钥匙。影片以莫扎特的前辈及竞争者萨利埃里的视角,回顾莫扎特短暂而传奇的人生;这位天才音乐家的交响曲、歌剧、钢琴协奏曲和弥撒曲等亦穿插其中,推进剧情,并衬托气氛。片中出现的那首《十三件管乐器的小夜曲》虽不是莫扎特最出名的作品,却尤其让我念念难忘。
电影《莫扎特传》海报
《莫扎特传》上映后即引起热议,斩获翌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等八个奖项。以作曲家生平经历改编的传记电影通常在爱乐人之间口口相传,较难为不熟悉古典音乐的受众悦纳,而捷克导演米洛斯·福尔曼显然不满足于仅仅为古典乐迷或是为莫扎特的粉丝们拍摄一部电影,他希望影片中不单有音乐,亦由音乐映照人性之光暗。
这部回顾音乐天才莫扎特生平的电影,并非全然遵照史事。片中,与莫扎特同样活跃在18世纪维也纳的作曲家萨利埃里成为最大的反派。他嫉妒莫扎特的卓绝音乐天赋,又愤恨自己写不出同样精妙动人的旋律,故而一次次地陷害或折磨这位不谙世事的音乐天才:缩短莫扎特歌剧的演出周期,删改这位天才后辈的作品,甚至假扮成为莫扎特严厉的父亲,不断给病重的莫扎特以无止境的精神折磨……尽管历史上的萨利埃里根本不是如此狠毒的角色(他在当时音乐界享有盛名,是维也纳第一所音乐学院的院长,也曾担任贝多芬和舒伯特的老师),但导演根据后世捕风捉影的传言将萨利埃里与莫扎特简化为截然对立的两面(一邪一正,一阴狠一天真),实为加强影片中的戏剧张力,引观者由彼及此反思并慨叹当下的际遇与人生。
片名直译是“阿玛迪乌斯”,在意大利语中有“上帝宠儿”之意。萨利埃里之所以对莫扎特嫉恨至深,不止在于他讨厌莫扎特浮夸的外表和放荡的生活,不止在于莫扎特作品总能得到众人喜爱,更在于他全然明白莫扎特的天分并非来自尘世,而是上帝恩宠,却不解上帝为何偏偏挑选这样一位其貌不扬、缺乏教养、性格另类的“怪人”来承继这份世间难见的才华?电影开篇不久,萨利埃里即抛出这个诘问,正因为他无意间读到《十三件管乐器的小夜曲》乐谱中那段再经典不过的单簧管与双簧管对唱。
《十三件管乐器的小夜曲》创作于至年间,是莫扎特二十五六岁时的作品。对于一般作曲家而言,这个年纪尚未及成熟期,而对于八岁已能写作交响曲的莫扎特而言,那个年纪的他早已是训练有素的音乐家,轻松驾驭各类曲式,并充分发挥不同乐器的性格以达至新境。这首七个乐章的小夜曲又名“大组曲”,为双簧管、单簧管、巴松管、法国号和低音提琴而写,其中第三乐章单簧管与双簧管的互动尤其为乐迷喜爱,也是片中萨利埃里单是读谱便已自愧不如的动人旋律。
“起初,这曲子听起来平平无奇……忽然,双簧管奏出高音,只是一个绵长的单音,漂浮在那儿,然后单簧管接过旋律,将其引入甜美欢愉的情境中。”影片中,晚年的萨利埃里仍清楚记得初读莫扎特此段曲谱时难以言说的惊叹与感动。接着,镜头忽而跳转,乐音被粗暴打断,原来是年少无知的莫扎特旁若无人地取走乐谱后,自顾自地与玩伴嬉笑打闹。在萨利埃里眼中,莫扎特丝毫不知珍惜上帝赐予的天赋,而他本人穷尽半生精力,竟根本无法创作出眼前这幼稚小儿随手写下的旋律。他爱这乐音,却又恨这乐音不属于他,如是爱恨交缠的情绪贯穿全片,亦凸显人性光暗,复杂微妙,难知难解。
莫扎特是天才,萨利埃里将自己视作“全天下庸才的代表”。天才大多逃不过多舛命运的磨折,庸才却常常安乐无虞。若由你选择,你是否愿意承负天才命定的挣扎与痛苦,还是更希望平庸安闲地度过一生呢?
(原标题:天才与庸才)
来源:北京日报
流程编辑:u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