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纪录短片感动了很多家长。制作方以《世代教育大调查》为题,让身为父母的人两次回答同一问卷。第一次,回想自己的学生时期,最讨厌父母做的哪些事。第二次是以家长身份回顾,“你也对孩子这样做过吗?”
结果,这些参与者惊讶地发现,自己小时候的那些切肤之痛,竟然被默默转移到了孩子身上。
过去,“爸妈会逼我去读书”。
现在,“我会逼孩子去读书”。
这种无意的传承,并不是我们想要的。
01那份“不相信”,那么不易觉察
这个短片引发了我的思考。如果不是以两次回答同一问卷的方式,而是直接去问那些父母,“你相信自己的孩子吗?”,会得到什么样的回答呢?
也许怎样说并不重要,还是要看他们怎么做的。
在课外兴趣班,我看到一个妈妈带女儿来上舞蹈体验课,女孩看样子是个三四年级的小学生。妈妈给孩子买了一套舞蹈服,孩子试穿后,妈妈带着孩子来到老师面前,“让老师看看衣服合适吗。”
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衣服穿在自己身上,还要别人帮忙看是否合适?舞蹈教室里面有镜子啊。
好吧,妈妈不相信孩子的判断,也不相信自己的判断,把判断标准交给了老师。
有一次听到两个妈妈在聊天。其中一个说,“很多练芭蕾的机构都是哄着孩子高兴,啥也学不会。后来我给孩子选了艺术体操,孩子不乐意,但是我坚持,因为我觉得很难找到这么厉害的教练。”
那么,妈妈的选择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孩子学得怎么样?
只听那个妈妈继续说,“后来每次有重大表演活动时孩子都生病,没法参加。这孩子老是生病……”
我为孩子心疼,为妈妈遗憾。妈妈不同意孩子的选择,也没能听懂孩子的身体语言。
选择有好坏之分吗?《身体知道答案》这本书中说,身体,就是一个测量选择的仪器。只是,身体看起来太普通了,人们很容易忽略它。
再说说我自己的故事。看完短片后,我主动问孩子,“你觉得我有没有逼你读书?”
她想了想,“有。我有时作文里有错别字,你说读书就可以经常跟那些字见面,就能写对了。”
我心里说,“我说的不对吗?这也被当作‘逼你读书’!”
当然,表面上还是保持友好,“嗯,我确实说过。”
我回想之前的那次对话情景,我的态度和语气还好,为什么孩子有被逼的感受呢?
过了两天我终于想明白了,把字写对,作文不丢分,是一种外在评价,那不是她读书的目的。我把读书和外在评价绑在一起,就对她有了压力。
我跟孩子验证了这一想法,她说,“是啊,我就想按照自己的兴趣来读书。”
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就在我们身边发生着,让人那么不易觉察。“听老师的”,“听妈妈的”,“为了成绩好而读书”,我们把本属于孩子自己的选择交给了外在评价。
02“更优秀”,请问要怎么比较?
相信孩子,说来容易,为什么很多父母难以做到?
短片中,对参与者的孩子有单独的采访。面对镜头,孩子们吐露了心声:
“她完全不信任我,她不信任我能够自己自主管理。”
“他会提出一些建议要求,可是我觉得他就自己没有达到那个要求。”
于是,这些父母开始反思,其中两人的话让我很触动:
“就是因为我们不好才希望她好啊!因为我觉得有眼前亏啊。”
“或许不自觉中就会有,希望他比我们更优秀这样的心态出现。”
我从这两句话中体会到了相同的意思,比较与评价。
对前面提到的妈妈,为什么选择了“厉害的教练”,我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她可能是这么想的:
“我就没啥艺术特长,希望你能比我更优秀。”
“厉害的教练才能让孩子学得好。”
“报了这个兴趣班,就要跑到米远,只跑米是不行的。”
听起来没毛病?
其实,当父母带着这样一个期待(心中的标准)来看孩子,会觉得孩子“不够好”。
“你要跑米才是优秀。”
“你现在离米还差得远,你还不够好。”
“你不够好,所以我对你不放心。”
“希望他比我更优秀!”,这看似朴素的心愿,其实是父母心中的高标准,带着对孩子的评价,也阻挡了对孩子的相信。
根据跑得多远来评价一个人,这个默认规则有没有问题?
换个角度,当我们的视线不局限于一条跑道,而是放眼四周,看到更广阔的天地时,会有不同的想法。
在某一个跑道上,有没有跑与不跑的选择?
面对人生中的多个跑道,有没有选择跑道的自由?
孩子和你,是不同的人。
在蜂窝看来,任何选择都值得被尊重。因为选择的过程代表了勇气和能力
03打破循环的关键,你从遗憾中走出来
过去,“爸妈会逼我去读书”;现在,“我会逼孩子去读书”。身为父母,一旦看到了自己经历的循环,会感觉心痛,遗憾。那要怎样做出改变呢?
“我就没啥艺术特长,希望你能比我更优秀。”仔细体会前半句话,往往是带着对自己的遗憾,“我不够好”。
今天的你,回头看儿时的你:
你有时考试成绩不够好,
你没有学好一件乐器,
你偷偷打电子游戏……
你怎么看待那个孩子呢?
现实就是如此,你怎么看待过去的自己,决定了你今天怎么看待孩子。
如果你认为儿时的自己“不够好”,你当然看不惯孩子身上同样的行为,你就会对孩子用力过猛,特别想去纠正,去加速。
如果换一种眼光,
“尽管我有时考试成绩不好,我是个爱学习,努力学习的孩子。”
“尽管我没有学好一件乐器,我是个喜爱音乐的孩子。”
“尽管我曾经背着父母去打电子游戏,我后来还是学会了自律。”
你就从遗憾中走出来,接纳了自己。轻松上路的你,对孩子也会有更多允许和相信。
最近,我家孩子的一句话让我很有感触。她参加学校单簧管社团三年了,在家里还是很少主动练习。我有意推一把时,她会“应邀”演奏。
前几天,我打算请我爸妈来家里吃饭。孩子主动整理家务,顺便把放在客厅的单簧管收拾到盒子里,又把盒子放到不起眼的地方了。
“为啥要收起来?”我问她。
“姥姥看见了肯定会让我表演,要求吹什么曲子。”
“有时候我让你吹什么曲子,你就高高兴兴地吹了啊。”我还是不理解。
“你不会给我那么多建议啊。”
我有点明白了。我妈当年是个文艺青年,曾经报考某文工团,但是由于“个子矮”被拒了。她心中对自己是有遗憾的。我妈跟孩子的互动中,可能会让孩子感觉到“用力过猛”。
我自己没啥文艺特长,对孩子在这方面也没什么期待,请孩子吹个曲子,就静静地做个旁观者,欣赏她,鼓励她。偶尔我发现不对劲的地方,也会提醒一下。
同样是提出练习要求,同样是提建议,你是带着“平常心”,还是“迫切心”、“功利心”,孩子能感受到。
孩子和你,是不同的人。
你无需比较两个人谁更优秀。
儿时的你,就是个好孩子。
接纳自己,轻松上路,你对孩子就有了更多相信。
课程推荐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