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声,是由两个以上的音按一定规律和方式的同时结合,是音乐要素中最复杂的一种。和声具有动力性,即稳定与不稳定、协和与不协和的功能;和声还具有色彩性,有明与暗、疏密与浓淡的区分。合唱、交响乐(包括管弦乐和交响曲)、键盘乐等,均属多声部的音乐。
几个不同的音同时发声就是和弦。当然,要知晓象一串“糖葫芦”般叠置在一起的各个音之间的关系,至少得学1年多时间的和声学。而对一般音乐欣赏者来说,先不妨借助音乐旋律的流动,去感受三和弦、七和弦、儿和弦等和声进行与转换的功能和色彩。
一般说,旋律、节奏与和声是音乐的三大要素。如果对这三大要素有个基本的了解和认识,那么,作为音乐的爱好者和聆听者,就算是很有资格的了。但是,美国作曲家柯普兰认为,除旋律、节奏与和声之外,还有一个极为吸引人的要素——音色。
音色,是不同的人声、乐器及其不同组合的音响上的特色。柯普兰还认为,明智的聆听者在音色方面主要应该做到两点:一是提高自己对不同乐器和它们的不同音色特征的鉴别能力;二是更好地鉴赏作曲家在使用乐器和乐器组合时的表现目的。是的,男高音与男低音有不同的音色,女高音与女低音的音色也同样有差别。
即使都是男高音歌唱家,比如帕瓦罗蒂和多明戈,两个人的音色也不尽一样。至于小提琴、钢琴、单簧管、双簧管、小号、圆号等这些不同的乐器,其音色更是各有千秋。
不少音乐作品都有各自的音乐形象。如古琴曲《酒狂》,就是以音乐的语言,来表现醉意十足、步履跟跄的醉酒者形象。作品中的基本音调,带有重心不稳的节拍效果,形成一种蹒跚行进的律动。
当然,这种对醉酒者形象的刻画,并不只停留在“外形”上,最终还是通过特殊的艺术语言,去揭示嗜酒者苦闷的内心世界。又如在交响童话曲《彼得与狼》中,少先队员的形象是那样的天真、活泼,那样的逼真。我们从代表他的弦乐器演奏的苏联儿童歌曲的典型音调中,感受到了他那具有勇敢、坚定、机智性格的“模样”,这“模样”虽然不是历历在目,但却是具有概括性的。
音乐还善于“描绘”景物。这种作品很多,它往往是通过一定的乐音运动形式,为人们创造出一种特定的意境,促使人们产生联想。如古曲《春江花月夜》,既有“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美妙,又有归舟破水、浪花飞溅、撸声“款乃”、由远而近的意境。
又如,捷克著名作曲家斯美塔那的交响诗《我的祖国》,有一段是描绘诺尔塔瓦河沿岸风光的《诺尔塔瓦河》。
这段乐曲,作曲家用了无数个16分音符,构成了河水流动的律动,描绘得十分生动,而在这优美动人的旋律中,仿佛让人看到了河流两岸一幅幅富有生气的画面,听到了诗一般的传说…此时此刻,有谁能无动于衷,不随着河水的流动,去饱览和感受大自然的风光呢?
音乐还能叙事。琵琶曲《十面埋伏》,以我国古代楚汉相争的事件为题材,“叙说”了在战场上两军将士激烈格斗的全过程;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内容,给我们“讲述”了一对青年男女反封建、追求婚姻自主的故事;柏辽兹的交响曲《哈罗德在意大利》,向我们“介绍”了哈罗德在不同场景和环境中的感受;里姆斯基一—柯萨科夫的交响组曲《天方夜谭》,则以神秘的东方色彩,启发你联想阿拉伯民间故事的情节……
没有情感,就没有音乐。无论是音乐形象地勾画,还是对景物的描绘,甚或对事件的叙述,都离不开音乐善于表现情感这一特点。
而这些“勾画”、“描绘”和“叙述”的对象,首先是作曲家有了激情,并愿将他(它)们谱写成乐曲(一度创作),然后经演奏(唱)家们二度创作,最后变成听众的欣赏(三度创作)而去联想。由此可见,音乐是通过旋律、节奏、和声、音色这些要素的结合,而去表现生活,表现人生。
音乐有其非语义性。欣赏同样一部作品,由于人们各自的修养、经历等方面的不同,在欣赏时的感情体验与原作基本性质一致的前提下,会产生出不尽相同的感受、联想及理解。比如,人们对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命运”主题,就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一种看法认为,“主部主题威严有力,是作曲家在向封建势力挑战,是一种正面形象;而富有歌唱性的副部主题,则是表达了人民对斗争(必胜)的信心。”另一种看法则认为,“主部主题是‘阴霾’、‘恐怖’的,它代表的‘命运’是封建势力,是一种反面形象;副部主题是明朗抒情的,代表人民群众。这两个主题形成敌对的矛盾冲突,进而展开斗争。”
这两种不同的感情体验,虽然在客观上存在,也是正常的。但一般说来,是不合理的。因为音乐作品在感情性质上是有其确定性的,我们总不会从带有悲伤色彩的音乐中,体验出欢乐的情绪来,或者从愤怒的乐句中,感到平和的气氛。为此,我们应该尽量提高自己的音乐修养,避免个人的感情体验与原作相悖。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