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李颀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
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
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
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
枯桑老柏寒飕飗,九雏鸣凤乱啾啾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
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
又是一首描写音乐的名篇。
“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
除夕之夜,堂屋点着亮亮的蜡烛,烛光摇曳,喝着美酒,听着筚篥,好不美哉悠哉,于是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听安万善吹筚篥歌》
诗人是美了,留下的这首诗我读得却累得半死——里面好几个字都不认识:觱篥、飙、飕飗……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
觱篥,bìlì,也作筚篥
那首《听董大弹胡笳…》提到董庭兰七弦琴弹的炉火纯青,却无人欣赏,改学流行的觱篥后大受欢迎,成为当时著名的演奏家;今天又是听一个叫安万善的吹觱篥。我就好奇了,那觱篥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东西。
觱篥,产于西域的一种簧管乐器,汉代时传入内地,以骨为管,以芦为头,开九孔。可独奏、伴奏、领奏,音韵高亢激彻,为隋唐燕乐和唐宋教坊的重要乐器。
流传民间几经递变,称作“管子”,也就是说觱篥是吹管乐器——管子的前身。
知道管子——塑料管、金属管、竹管……这管那管的;
知道管子——辅佐齐桓公、提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齐相管仲;
知道管乐器——单簧管双簧管,笛子,萧,唢呐什么的;
但是,独独不知道“管子”是个乐器名,有个乐器就叫“管子”!
为此专门百度了下,还真有哈,我这个乐盲又长见识了(羞愧难当)。
管子,就是民乐笙管笛箫里面的管,它的音域较宽,声音穿透力强,表现力非常好,常常作为一个民乐队的核心声部。
管子主要流行于山西、河北,怪不得,我们这边农村经常见到的是唢呐、笙、钹、锣这些。
正如这句诗里所说,此乐本自龟兹出,
觱篥产于西域,在汉魏时代由龟兹传入内地。
在我眼里,龟兹是丝绸之路上一个充满了佛教色彩的神秘之地,许多诗歌和小说都有龟兹的影子,如今又多了一个觱篥的元素,更加让人心驰神往。
觱篥至唐代已盛行中原,成为唐代宫廷乐中的主要乐器。当时就有许多著名的筚篥演奏家,如安万善、董庭兰、李龟年等等。
安万善,“唐代著名觱篥师,西域安国人。入关后,世居姑臧(今甘肃武威)。以善吹觱篥驰名长安,声韵奇绝,美妙多姿,悲壮新异,变幻莫测。”
看这介绍就好厉害,想必也是当时的顶流大腕。
“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
能在除夕夜请到名流,看来李颀也不是一般人物。
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
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
枯桑老柏寒飕飗,九雏鸣凤乱啾啾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
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飙,biāo,狂风、旋风
飕飗,sōuliú,形容风雨声或者寒风寒气的意思,现在很少用,在唐宋诗人笔下倒是不少见:
刘禹锡:“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范成大:“只怜心浩荡,不管鬢飕飗。”
这一段都是描写安万善吹奏觱篥技艺如何高超,如何优美动听,如何感染力强的。当然,李颀写作功力也不是盖的,把抽象的不易把握的音乐鲜明形象的表达出来,确实是十分了得。
可惜觱篥的优美旋律我们已无法聆听,但是我们可以从这些诗文中感受它们的魅力,从这些诗文中感受盛唐文化的繁华。
#笔记创作营#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6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