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单簧管 >> 单簧管介绍 >> 正文 >> 正文

艺术诗词颂延安歌声唱黄河

来源:单簧管 时间:2023/4/21
北京中科医院忽悠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94898680795118683&wfr=spider&for=pc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毋需多言,这慷慨激昂的旋律和恢宏豪迈的歌词,无论何时何地怎样响起,都会激发出中华儿女的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

12月20日,中国交响乐团“黄河大合唱”交响合唱音乐会在北京音乐厅上演。音乐会由中国交响乐团团长、首席指挥李心草执棒,中国交响乐团、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携手著名配音演员赵岭、青年琵琶演奏家孟霄共同演绎。

音乐会上半场以作曲家吕其明创作的交响序曲《红旗颂》拉开帷幕。作为新中国第一部以歌颂红旗为主题的器乐作品,年2月,当吕其明接到上海音乐家协会党组令其创作《红旗颂》的任务时,心情无比激动的他夜不能寐,思如泉涌。怀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和对中国革命伟大胜利的赞颂,时年35岁的上海电影制片厂作曲吕其明仅用一周时间就完成了创作任务。同年5月,在第六届“上海之春”开幕式上,《红旗颂》完成首演,并从此传遍大江南北。半个多世纪以来,这首经典作品不仅多次在国家重大节庆活动上奏响,还出现在了国庆阅兵活动之中。《红旗颂》采用单主题贯穿发展的三部结构,乐曲开始以嘹亮的小号奏出以国歌为素材的号角音调。紧接着,双簧管奏出深情悠扬的旋律,中间的颂歌主题随即变成铿锵有力的进行曲。最后的主题再现部分,则表现出亿万中国人民尽情歌颂祖国、歌颂党、歌颂五星红旗的慷慨与激昂。正如吕其明所说:“《红旗颂》就是国歌音符的延续。红旗在天安门上迎风舒展,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上半场第二首乐曲是由莫耶作词、郑律成作曲的另一支红色经典《延安颂》。与《红旗颂》的创作背景截然不同,《延安颂》的诞生充满了革命浪漫主义,是革命岁月的时代剪影与真实写照。

年夏天的一个黄昏,一年前辗转来到革命圣地延安的青年作曲家郑律成,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学生们爬上宝塔山,极目远眺。此时的延安,夕阳斜照,余晖洒向庄严肃穆的宝塔,山下蜿蜒流淌的延河也被镀上了一层耀眼的光辉。醉人的美景突然被远处抗日军政大学和八路军战士们发出的嘹亮军歌所打破。

此情此景,激起了郑律成的创作动力,也感动到了他身旁的女诗人莫耶。莫耶当场掏出小本忘情地写下了歌词。拿到歌词的郑律成心潮澎湃,当晚就完成了《歌唱延安》(后改名为《延安颂》)的谱曲。从此,这首歌曲由后方唱到了前线,从解放区唱到了国统区,许多进步青年正是唱着这首歌曲,冲破艰难险阻,奔向延安,投身革命。

《延安颂》以激昂的旋律,表达出革命人民向往延安的强烈愿望和真挚感情。歌曲颂扬的延安精神,以及“战斗性”和“抒情性”的有机统一,使其成为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所提倡的革命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典型作品。

上半场最后一部作品是大型交响合唱《毛泽东诗词》四首。作为红色艺术的经典之作,《毛泽东诗词》既有西方古典音乐的丰满与震撼,也有中国民族音乐的悠扬与韵律。原中央乐团(现中国交响乐团)著名作曲家田丰、沈亚威等民族音乐作曲家充分运用交响化创作思维,在吸收民族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将音乐织体丰富到了极致。使作品在体裁、曲式、调式调性、配器手法等等方面都具有浓郁的交响乐作品的特性。独唱、对唱、合唱与交响乐队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将毛泽东诗词“豪放为主,不废婉约”的艺术特点给予了准确表达,展示了作为政治家与诗人的毛泽东的胸襟与魄力。

更难能可贵的是,作曲家将原来相互独立的诗词,根据历史史实与内在联系,进行了重新排列,使其形成了具有一定联系的整体性作品。将毛泽东诗词根植于中国革命战争土壤,沐浴着马克思列宁主义雨露阳光的壮美史诗展示的淋漓尽致。大型交响合唱《毛泽东诗词》是时代的经典之作,跳动着时代潮流的脉搏,激荡着时代情感的潮汐,闪烁着时代精神的光芒,做到了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和谐统一,是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和党史学习教育中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

“朋友,你到过黄河吗?你渡过黄河吗?你还记得河上的船夫拼着性命和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吗?如果你已经忘掉的话,那么你听吧!”在赵岭情感饱满的朗诵中,音乐会下半场的重头戏《黄河大合唱》徐徐拉开帷幕。

作为一部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和反映全民族抗日救亡的音乐史诗,《黄河大合唱》词曲珠联璧合,将文学美和音乐美融合得天衣无缝,让人百听不厌,常听常新。

整首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以中华民族发源地黄河为背景进行创作,由配乐诗朗诵和乐队演奏将各乐章连成一个整体。展示了黄河两岸人民苦难深重的历史,热情歌颂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号角,塑造了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激发出中国人民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勇气与信心。

80多年过去了,直到今天,慷慨激昂的《黄河大合唱》依然令人振奋。但是,当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被《黄河大合唱》感动时,又可曾想到,无论光未然的作词,还是冼星海的谱曲,其创作时间都没有超过一周,对这样一部充满历史厚重感的大型声乐作品而言,如此速度实为不易。但当你随着激昂的旋律回到那段峥嵘岁月时,又会发现,它的背后,是一位诗人、一位作曲家对祖国最深沉的、发自肺腑的爱。

年初冬,随着广州、武汉相继沦陷,抗日战争进入到艰苦卓绝的战略相持阶段。此时,诗人光未然正奉周恩来之命,率抗敌演剧三队东渡黄河,奔赴前线鼓舞抗战。11月1日是光未然25岁的生日,也是队伍东渡黄河的日子。光未然不会想到,正是这次渡河,使他产生了创作《黄河大合唱》的原始冲动。

多年后,光未然曾说:“这第一次渡过黄河的体验,对于我,对于演剧第三队的全体同志,都是终生难忘的。就是那次渡河和渡河后观赏壶口瀑布的感受,使我产生了创作《黄河》的冲动。”从那一刻起,光未然决心以黄河为主题,创作一首长篇朗诵诗。然而,没过多久光未然却因坠马骨折,被迫返回延安进行手术,写作计划也因此搁浅。

有时,传世佳作的出现,也需要一点“巧合”。年2月,在延安“鲁艺”任教的医院,看望老友光未然。交谈中,在冼星海的支持下,光未然决定将构思已久的长篇朗诵诗直接写成一部大合唱的歌词。病榻上的光未然此后一连五天口述,最后由三队队员胡志涛笔录完成了整整四百行的八段歌词。

在油灯昏暗摇曳的陕北窑洞里,冼星海拿着沉甸甸的歌词,按捺不住心中的澎湃,开始动笔谱曲。六天六夜,呕心沥血,饿了就随手抓一把光未然买来的白砂糖,累了就喝一口妻子熬出的红枣水。终于,六天之后,冼星海完成这部注定改写中国音乐史的不朽著作《黄河大合唱》。

自年4月13日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以来,除了延安原版外,《黄河大合唱》又衍生出了多个演出版本。这其中,观众最熟悉,也是国内外演出场次最多的版本就是本场音乐会中采用的“中央乐团演出版”。

这份珍贵的历史档案就是本场演出使用的中央乐团演出版《黄河大合唱》总谱。总谱封面,我们可以清晰地在附记中看到“本演出本于年10月纪念冼星海音乐会首演,由中央乐团创作组施万春、田丰、陈兆勋整理;主持整理者严良堃。”

主持这一版本改编工作的严良堃与《黄河大合唱》有着几十年的不解之缘。早在年,年仅17岁的严良堃就曾亲自指挥过《黄河大合唱》,可以说是这部传世之作的重要传播者和见证人。

中央乐团演出版《黄河大合唱》是在延安原版的基础上,由中央乐团多位艺术家进行的集体创作与改编,并在一定程度上参考了冼星海年在苏联创作的“重新修订稿”(即苏联版)和年由李焕之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总政治部歌舞团改编的版本(即总政歌舞团演出版)。

与延安原版和其它演出版本相比,中央乐团演出版去掉了苏联版的《序曲》,从而与延安原版的八个乐章保持一致。各乐章调性简洁又富于变化,尤其是作品的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几乎进行了重新创作。在配乐上,各乐章伴奏部分按照延安原版的民乐伴奏编配而成,各乐章前的诗朗诵也进行了重新配乐。也正因为如此,中央乐团演出版的《黄河大合唱》最接近延安原版,主题思想更为突出,音乐形象也更为鲜明,赋予了原作以更多的艺术感染力和艺术生命力。

音乐会现场,在李心草的脱谱指挥下,中国交响乐团及艺术家们将中央乐团演出版《黄河大合唱》演绎得淋漓尽致,潇洒娴熟。在至为经典的第七乐章《保卫黄河》中,许多现场观众不由自主地跟着节拍点头哼唱,产生出强烈的情感共鸣。音乐会尾声,在现场观众的热烈欢呼下,中国交响乐团为观众带来了返场歌曲《不忘初心》。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场音乐会的谢幕环节中,李心草打破常规,悄悄地“藏”在乐队之中,将舞台中心留给了中国交响乐团的领唱演员和特邀艺术家们。如此暖心的举动,与台下观众雷鸣般的掌声,相得益彰。这一静一动间,或许就是对今天中国交响乐团精彩演出的最大褒奖。

(本文图片由石磊摄影)

责编:贾亭沂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5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