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第4期《中国银幕》画页
年第4期《中国银幕》用大篇幅介绍了北影导演水华正在拍摄的《伤逝》,全文内容点击右边标题→故事片《伤逝》在拍摄中。这部影片编导演都是挺大的腕儿,但后来没有在观众中产生热烈的反响,原因很多,这里不一一讨论。
影片《伤逝》全长90分钟,1/2长度带着配乐,对作曲者来说是个“大活儿”。年中国唱片社从配乐中选取11段发行了唱片(唱片号DB-)。卞祖善指挥中央芭蕾舞团演奏。
《伤逝》后来有歌剧版,作曲是施光南。施先生在民国艺术歌曲基础上为子君和涓生做的音乐主题更符合我对人物的想象。私底下想假如杜鸣心先生晚上几年再做这电影配乐,可能完全不是这个样子。81年这次,杜先生的曲子在我看来还是太明灿了些,看电影时音乐夹着道白、伴着画面还可以,但是单独听有点晃神,觉得这像是“杨晓冬与银环”的爱情(王心刚主演的另一部故事片,老影迷都懂)而不是涓生和子君的。江定仙先生给《早春二月》配乐的那个味道近似我心目中《伤逝》的配乐。
电影《伤逝》海报(赵大富作)
卞祖善先生讲解《伤逝》配乐
《序曲》
在长笛清淡的前奏之后,涓生与子君的爱情主题由二胡、琵琶、箫奏出,再由管弦乐加以渲染,凄凉的音乐表达了涓生对子君去世后的痛苦追忆。
《吐露真情》、《晚霞如火》、《线儿轻缠》(琵琶独奏)和《花前月下》(小提琴、箫独奏)描写涓生和子君在林中漫步、月下倾诉衷情、探讨人生意义等回忆中的情景,是一幅幅温情脉脉、恩爱幸福的画面。
年第4期《中国银幕》画页
《愤写杂文》叙述涓生失业后,执笔作文抨击社会上的不平与黑暗。短促有力的和弦,快速激烈的经过句,沉重的低音朗诵调和铜管号召性的音调,成为整部电影音乐中最富阳刚之气的乐段,之后转为单簧管独奏孤零零的散板下行乐句,生动地刻画了涓生奋笔疾书、怒不可遏的悲愤和最终无可奈何的颓伤的情绪。
电影《伤逝》海报(吴建中作)
《同床异梦》开始是一段真挚深沉的大提琴独奏,继之以小提琴独奏与二重奏。音乐抒情缠绵,情绪逐渐高涨,表达了涓生经过旧社会多次的打击之后,决心与子君分离的心绪。
《别了,阿随》富于戏剧性。阿随是子君心爱的一只小狗。为了减轻生活的负担,涓生怀抱小狗放逐到荒郊野外。中提琴反复演奏着动荡不安的音型,四周空旷一片,寒风飕飕。长笛二胡独奏哀怨的爱情主题,弦乐队与圆号的对位乐句相呼应阵阵愤愤不平之声扣人心弦。
《子君死了》和《无限悔恨》抒发了涓生获悉子君死讯后的痛苦与悔恨。由强烈的乐队全奏转为箫独奏,以及加弱音器的独奏小提琴的助奏,子君仿佛还在涓生身边恍惚闪动,音乐令人心酸肠断。
《尾声》与《序曲》相呼应,二胡独奏再现爱情主题,涓生追悔莫及。生活在旧社会的涓生与子君,企图追求个人的幸福,但不与旧社会抗争,到头来只能是一场悲剧。
作曲家杜呜心(左)与卞祖善在北影录音棚(年)
年第4期《中国银幕》画页
王心刚和林盈在《伤逝》中的扮相客观讲叫“人到中年”,有资料显示,水华也努力想找年轻演员来演,但是合适的演员找不到,便用了中年演员方案。水华导演这里面也有“补偿”情结。年王心刚和林盈在《烈火中永生》里计划饰演一对情侣(刘思扬与孙明霞),结果影片因故去掉了这条爱情线,一线红小生王心刚在剧里的戏份越来越少,成片时成了一个无名“狱友”。
故事片《烈火中永生》年摄制视频截图,王心刚与林盈
水华是多么爱这组CP呢,十多年后通过《伤逝》又为这俩演员组了一次
。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