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是一个出生于50年的人,见证了中国近60多年的腾飞与发展,也见证了乡村民俗乐器的兴衰,特别是年上映的电影《百鸟朝凤》,更是一度让我泪洒电影院,当时我还写了一篇《一直让人流泪的电影》的文字。奈何当时的文字不怎么成熟,只是记录了电影中的几个重要的人物介绍,再次翻看了之后觉得很有必要认真写一写关于唢呐的故事。
01
唢呐的应用与特点
历史如永不停息的乐章,而那些在历史中沉睡的乐器本身亦如此跌宕起伏的故事,总是在不断地惊醒又沉睡中循环往复,亦如唢呐的引入兴起到没落又苏醒一样。
在生活中唢呐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既熟悉有陌生的玩意儿,熟悉是因为他们出现的频率较高,陌生是因为只知道它存在于一个闹腾的环境中。
总之唢呐就是那种声音尖锐又刺耳的乐器,一吹起来有些吵又有些“土”的乐器。
特别是对于那些有农村生活经验的人来说唢呐真的很常见,因为不论是婚丧嫁娶,还是吃宴席的时候,总会听到唢呐声。据说一听见唢呐,最先有的两种反应是:“村上有人结婚”、“谁家在送葬”。在农村唢呐总被人称为“红白事专业户”。
而唢呐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嗓门大、音色突出、变化丰富,据说唢呐的声音频率是钢琴的两倍,八个单簧管的声音挡不住一个唢呐,在声响这方面,恐怕在整个乐器界,也找不到一个可以和唢呐相抗衡的。对于那些听过《百鸟朝凤》的人大概都知道,唢呐的吹奏技法可以说是变化多端,模拟鸟叫人声都不在话下,唢呐一响,其余乐器瞬间暗淡失色。
02
唢呐的源起与流变
可是,就是这么一个具有中国特色气息的唢呐,并非中国传统乐器,而是由当时的西域传到中国的,在多年前还曾因外来者的身份,被那时的中国人嗤之以鼻。
关于唢呐的起源,日本学者林谦三在他的著作《东亚乐器考》中说:“中国的唢呐,出自波斯、阿拉伯的打合簧(复簧)乐器苏尔奈”。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唢呐这个名字是波斯语zourn¨a的音译。
于是,这个看似“土的掉渣”的乐器,追究其来源竟然也是来自“西方”(只是那时的西方,是西域而非西洋)。
唢呐真正出现在中国的时间大约为公元3世纪,由多年前的金、元时代传到中原地区,明清时期流传甚广。
明代时期唢呐不仅被用于民间,在军中也有一席之地。戚继光《纪效新书》中说:“凡掌号笛,即是吹唢呐。”号笛就是唢呐的别称,用于传递军事训练的信号。明代人龙正《八阵图合变说·八阵号令》记载:“闻中军号笛响,马步官骑诣,中军听发放讫,回还各队,传令示众,不许喧哗及错乱队伍。”形象说明了唢呐在军队中的地位。
而明代王磐的《朝天子·咏喇叭》则是描述唢呐最好的文章:“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来往官船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眼见得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水尽鹅飞罢。”更加充分的说明了唢呐在民间的地位与应用。
尽管唢呐在明朝已经被广泛使用,但是作为那是的中原人,对唢呐还是有一定的排斥的,比如明代徐渭的《南词叙录》中所说:“至于喇叭、唢呐之流,并其器皆金、元遗物矣。”在徐渭的眼中,唢呐是金朝、元朝的遗物,是女真人、蒙古人带到中原来的乐器。徐渭进而愤愤不平地说道,琵琶、古筝、笛子这些中华传统的乐器,现在存不下来几首完整的曲子了。唢呐、喇叭这些“胡人”的乐曲盛行,中华正音不在。
03
唢呐的繁荣时期
直至清代唢呐才真正的迎来了自己的繁荣时代,那时的中国无论是在宫廷还是在民间,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清朝文献通考·乐一》记载:“‘御前仪仗内乐器’:上命酌量裁减,寻议准:锣二、鼓二、画角四、箫二、笙二、架鼓四、横笛二、龙头横笛二、檀板二、大鼓二、小铜钹四、小铜锣二、大铜锣四、云锣二、唢呐四、乐人绿衣。”在这里,唢呐成了清朝皇帝倚仗的组成部分,在重要的国事活动中,充当着王朝正乐的代表。
在民间的婚丧嫁娶、节庆仪式及戏曲歌舞中,唢呐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甚至在少数民族的嫁娶活动,也要用到唢呐。当初徐谓眼中作为胡乐代表的唢呐,已然成为了传统乐器中影响广泛的一种。
再到新中国时期,我国涌现出大量的人民艺术家,他们对民间广泛流传的曲目进行改编和重新演绎,并创作出了《一枝花》、《庆丰收》等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唢呐仍处于繁荣时期,并在各地也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流派,有粗犷浑厚的东北派、清脆明亮的山东派、热情朴质的河北派、厚重有力的陕北派和柔润风雅的潮州派,无论哪一种流派,唢呐曲子总能能吹到人的骨头缝里。
可叹的是这种流传广泛的中国民间传统乐器唢呐,竟然在年5月20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门最通俗、最接地气的艺术,最后走到了被保护的名录中,不知该喜该悲?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百鸟朝凤》讲漏的历史,唢呐身份的暧昧与尴尬、“红白事专业户”、乐器界的“流氓”,唢呐真的沉默了吗?
图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