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单簧管 >> 单簧管介绍 >> 正文 >> 正文

教学法在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中的应用

来源:单簧管 时间:2022/10/26

音乐欣赏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活动的内容之一,它既能丰富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音乐理解力,又能提高其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然而,音乐于幼儿而言,又是抽象的。本文提出以情景教学法解决这一难题。情景教学法以情景贯穿,通过语言、实物、游戏、多媒体、图谱和绘本等多元化的情景教学策略入手,使抽象的音乐具象化,让幼儿更具体地感受音乐的意境,感受音乐的美,从而有效地提高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一、情景教学法在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中的作用

情景教学法是指某种富有感情色彩的活动而产生的一种特有的心理氛围,就是通过设计生动形象的情景以激起学生学习动力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适当地设置合理的教学情景,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有利于激发幼儿对音乐欣赏的兴趣

3-6岁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活泼好动、爱模仿、情绪性强,但自控能力较差,在教育活动中常因兴趣影响其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情境教学法具有形象生动、情深意长、情景知三者融为一体的特征,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容易使幼儿感兴趣,幼儿有兴趣了,才能更好地组织好活动,充分调动起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如中班音乐欣赏活动《水草舞》和《进行曲》中,教师通过语言创设《糖果的舞会》故事情景:糖果国王要邀请糖果先生和糖果小姐去参加舞会,他们都会在舞会上跳美妙的舞蹈,哪首音乐适合他们呢?幼儿根据教师创设的情景,很快便能根据糖果软硬的特征,结合两首音乐的特点,主动倾听、分析以及用肢体语言感受音乐,对活动十分感兴趣。

(二)有利于加深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教师根据音乐的特点,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具体化的情景,将音乐的抽象性具象化,使幼儿能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例如音乐欣赏活动《玩具兵进行曲》中,教师创设了帮助小熊玩具兵去游行的情景:A段——玩具兵唱着歌出发,可我(小熊玩具兵)不会唱,你能教教我吗?B段——玩具兵们进行舞蹈表演,我也想加入,但我不会跳。A1段——歌我已经会唱了,可还得会边唱歌边用乐器伴奏呢。随着情节的不断推进,不同的情景设置给了幼儿不一样的音乐体验,加深了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三)有利于提高音乐欣赏活动的教学质量

音乐欣赏活动对幼儿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音乐表现力等要求较高,这体现在:第一,幼儿需要具备认真倾听的习惯;第二,幼儿需要储备丰富的音乐经验,能够感知节奏、音乐情绪、歌词等;第三,幼儿需要用语言或动作将音乐体验表现出来。

所以,如果在活动中教师不能抓住幼儿的注意力,那么整个活动将很难实现教育目标。而情景教学法能将音乐、幼儿和具体的场景结合在一起,提高幼儿的主动参与性,继而提高音乐欣赏活动教学质量。

如音乐剧《彼得与狼》的欣赏活动中,教师通过视频体现情景,引导幼儿感受:长笛的高音区是模仿小鸟叫声,清脆婉转的笛声表现了其灵活好动;弦乐四重奏奏出彼得来到梦寐已久的森林时的雀跃,也描绘了彼得的机智勇敢;缓慢低吟的双簧管生动地刻画出鸭子蹒跚的步态;单簧管低音区的跳音演奏描绘了小猫狡诈与滑稽;大管浑厚、粗犷的声音表现了爷爷的老态龙钟;圆号的恢宏表现了狼出现时的阴森可怕。

整个活动中,幼儿都专注无比,当小猫想背后袭击小鸟,被小鸟机智灵活地躲开,自己却掉进冰窟里时,幼儿一个个都哄笑起来;当出现彼得与狼做斗争的画面时,幼儿都紧张地与同伴抱成一团。幼儿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不言而喻。

二、情景教学法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的运用

(一)语言创设情景

语言创设情景是指教师用语言描述情景,幼儿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根据教师词汇表达的意义、语调、声调、表情及情绪传达的意思进一步加工想象,创造出符合个人情感体验的形象和场景,从而加深对音乐的理解。由于语言具有抽象性,教师在用语言创设情景时应注意幼儿的生活经验,并用幼儿感兴趣的、易于理解的语言描述。

由于幼儿年龄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有限,教师可以通过语言的方式向幼儿传达音乐展现的背景和意境,使得幼儿对音乐有初步的理解,提高幼儿的欣赏能力和音乐素养。

如在大班欣赏《洋娃娃的葬礼进行曲》时,配合《鼹鼠和它的小花们》的故事讲述鼹鼠对好朋友小花们的离去依依不舍,给朋友们进行了告别仪式以及表达了希望来年春天还能再见到朋友的愿望。通过教师对音乐和意境的描绘,给幼儿创设了画面,幼儿们听得津津有味,神情也能跟随音乐和讲述进行转变,在这一过程中,语言成了最大的助力。

(二)实物创设情景

实物创设情景是指教师以实际物体为原型,创设的情景。用实物创设的实体情景由于本身的具象化,便于幼儿对音乐看得到、摸得到,能提高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如大班音乐欣赏《小木偶的舞蹈》中,教师利用积木和装饰物布置了一个舞台,创设了木偶人梦想成为舞蹈家,在舞台上跳舞的情景。通过情景的展示,帮助幼儿直观地了解木偶人的形象、特征:木偶人是木头做的,硬硬的,身体的部位都是用木头或者线进行拼接,这就让木偶人的动作不能像人类那样灵活、流畅,而是缓慢的、一卡一顿的。有了实物的感知,幼儿能更快地分辨出适合木偶人的音乐。

(三)游戏创设情景

皮亚杰说:“在幼儿时期要发展智慧,关键是要让幼儿‘动’起来,做各种各样的游戏,从娱乐中学,从玩耍中学。”游戏创设情景是指教师结合教学音乐的特点,开展适当的游戏创设情境的方式。怎样把游戏合理地利用到教学活动中,关键是游戏情境的创设。

在大班《爱丽丝梦游玩具王国》欣赏活动中,教师为了让幼儿更好地感知音乐《冬日旅行》ABA的音乐结构,创设了闯关游戏的情景:王国玩具卫士兵在门口把守,需要闯关成功拿到钥匙才能打开门。A段——爱丽丝遇见木偶人,遇到小喇叭人;B段——爱丽丝和玩具一起玩耍;A段——重复。由于游戏的吸引力,幼儿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明显提高,纷纷举手跃跃欲试,在游戏中感知ABA的音乐结构。

(四)多媒体创设情景

随着多媒体的广泛应用,多媒体已经成为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多媒体创设情景是指教师运用多媒体手段,通过PPT、视频、音频等创设情景的方式。

如在中班《绿毛虫》欣赏活动中,教师通过剪辑所需的音频和视频,把视频里毛毛虫紧张、快速地吃叶子的动作配上旋律紧凑、节奏快的音乐;在毛毛虫化蝶的瞬间,音乐变得缓慢悠扬,视频也配合做了慢动作的展示,给幼儿展示毛毛虫破茧成蝶的细节。

又如为了让幼儿感知音乐的大与小,在小班音乐欣赏活动《下雨了》,通过视频播放大雨和小雨,配合音乐歌词,向幼儿更直观地展示了下大雨时音乐变得大声,下小雨时音乐变成了小声,利用视频和音频同时反应给幼儿,达到视觉和听觉上的统一、同步。

(五)图谱创设情景

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图谱是指根据歌曲的结构,运用符号、图画、线条等编辑起来,绘制成幼儿所能认知的图。幼儿通过观察图谱,能够感知音乐的变化,也能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句式的节奏节拍。

如中班音乐欣赏活动《矮人与玉米》中,教师根据乐段的不同变化,用图谱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A段——小矮人在挖土准备播种;B段——小矮人在播种玉米;C段——浇水和施肥;过门——种子发芽并神奇地快速长成玉米;A段——小矮人摘了玉米回家。幼儿根据图谱创设的情境,能够具象地感知A、B、C各段的乐句、节奏、节拍,以及各段音乐之间的变换。

(六)绘本创设情景

绘本是借助文字和图画来讲述一个故事,表达特定的主题、情感的读本,属于一门艺术,也是幼儿喜欢的学习方式之一。选择适合幼儿现阶段年龄、幼儿已有阅读经验的绘本,通过已知的绘本故事,去感受未知的音乐世界。如音乐《库斯克邮车》,有A-B-C-A四个乐段,幼儿需要认真倾听、感知乐曲四段的情绪变化,这对幼儿来说比较抽象。

于是,活动中教师结合绘本《噜啦噜先生的自行车》创设情景,并分段欣赏:引子——热心肠的噜啦噜先生用心爱的自行车超负荷搭乘小动物们出发;A段——自行车轮子不断地转呀转,经历过颠簸的石子路;B段——八分休止符的顿挫感,并逐渐加强的力度,就像噜啦噜先生奋力地骑上坡;C段——平缓的音乐,噜啦噜先生和动物们落水了但是他们还是玩得很开心,一起晒太阳、喝茶;A段——回家。教师通过创设噜啦噜先生的情景,把故事情节和音乐紧密结合在一起,深得幼儿的喜爱,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

三、小结

综上所述,创设愉悦的教学情景是幼儿音乐欣赏活动中的一个有效教学手段,它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使幼儿身临其境,融入其中,能创造轻松愉快的欣赏环境,从而促进幼儿主动地参与活动,提高其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