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十九世纪末单簧管传入中国后,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逐渐成为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单簧管艺术大国。鉴于此,本文就中国单簧管创作、演奏和教学的各类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以求对百年中国单簧管艺术发展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
易辑编译SCI-全球科研服务品牌关键词: 中国单簧管;艺术发展;研究综述;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正经历史上最大的变革,单簧管也正是在此时传入了中国。”[1]传入之后,随即开始了百年的发展历程。二十世纪中叶,单簧管发展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学界也开始了相应的理论研究,据不完全统计,在国内各大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有关中国单簧管的论着已达上百篇,成为了当下研究中国单簧管艺术发展的重要参照。对此,本文从创作、演奏和教学三个角度切入,对诸多重要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和研究,以求获得更加全面且深入的认识。
一、中国单簧管创作研究综述
创作是一门艺术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所以在单簧管传入中国之初,中国音乐工作者便开始了中国单簧管作品的创作,他们通过对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和技法的借鉴,推出了诸多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佳作。年,张仁富在《人民音乐》发表《简评三首单簧管独奏曲》一文,对张梧、辛沪光和杨庶正三位创作者的三部作品进行了点评,整体上是以肯定为主的,但也提出了不足之处。约到八九十年代,国家教育部门先后两次召开了高校单簧管教学研讨会,会议上也对中国单簧管创作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形成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其中黄远涪的《取之不尽的民族之音拓而未尽的创作之路——试论单簧管协奏曲帕米尔之音的艺术特色》一文中,就《帕米尔之音》这首作品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解读,认为这首作品是中西合璧的典范之作,作品取材于新疆塔吉克族音乐,将我国的少数民族音乐与西方作曲技法有机融合,既保留了交响乐作品结构上的严整性,又带给了人们耳目一新的听觉感受,呈现出了鲜明的民族风格。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黄远涪作为该曲的演奏者,深刻认识到了单簧管创作民族化的价值和意义,认为既不能照搬照抄西方音乐,也不能生硬地将其与民族音乐相结合,而是要有机融合。比如该曲之所以选用塔吉克族音乐为基本素材,就是因为塔吉克族音乐是以七声为主的,从而避免了因调式体系不同而产生的演奏方面的麻烦。最后,作者提出单簧管民族化发展是一条拓而未尽的道路,应该沿着这条道路继续走下去。在这一重要论述的带动下,中国创作者也认识到了民族化创作的重要性,并先后涌现出了诸多佳作,如黄安伦的《随想曲》、吴继红的《山月》、王健民的《四季掠影》以及孟昭侠的《关中舞曲》等,都是民族化的佳作。
很多研究者在充分肯定这些作品的同时,也对民族化创作进行了回顾和展望。邸晓嫣在《中国单簧管作品发展述略》中,将整个民族化发展历程分为了实验期、摸索期、成熟期和新时期四个阶段,对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的百余首作品进行了梳理和评析。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构建中国单簧管学派的宏伟构想,并将民族化创作视为学派构建之基。而且除了创作之外,作者还强调了创作者和演奏者沟通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创演双方在理念和行动上保持一致,才能使作品的民族化风格得到更加充分的展现。朱毅在《当代单簧管作品民族化发展初探》一文中,对民族化创作历程进行了简要回顾后,就创作素材和技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应该从民歌、戏曲音乐和舞蹈音乐中汲取养分。郭华在《对单簧管中国作品创作的思考》一文中,认为我国有着悠久而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这正是中国单簧管创作的素材来源,但是在具体的创作中,不能照搬照抄,而是要在尊重单簧管基本艺术规律的基础上有机融合。同时,民族化单簧管创作还应该得到演奏和教学的大力支持,使民族化成为共同的追求。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中国单簧管创作中,民族化不仅是诸多创作者一开始便树立起的重要追求,而且也得到了诸多研究者的充分肯定,体现出了中国音乐工作者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在今天,世界音乐文化多元化发展趋势日益鲜明,所以民族化仍将是中国单簧管创作的重要方向,这也是中国这个音乐文化大国对世界单簧管艺术发展做出的特殊贡献。
二、中国单簧管演奏研究综述
演奏是创作和欣赏之间的桥梁,其重要性不言自明。自单簧管艺术传入中国之后,关于演奏的研究便一直是学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6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