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乐从来离不开英雄主义的身影。从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到理查·施特劳斯的《英雄生涯》,从马勒《第六交响曲》到勃拉姆斯《第三交响曲》,恢弘震撼的交响乐与史诗般的英雄主题可以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11月5日晚,著名指挥家谭利华携手中国交响乐团在北京音乐厅为观众带来了一场东方英雄的交响礼赞。无论上半场的交响诗《保卫延安》《刘胡兰》,还是压轴出场的大部头《英雄的诗篇》,都让观众还给您感受到一股来自东方的英雄之气扑面而来。
演出曲目的创作题材全部取自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年代,分属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不同历史阶段,巧妙串联起中国革命的历史脉络。三首曲目情感起伏各有侧重,详略得当的英雄个体与英雄群像,从不同视角将英雄年代的英雄传说娓娓道来。“我希望能通过本场音乐会的英雄气概与浪漫情怀,为大家传递一种正能量,无论是艺术之美、陶冶情操,还是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鼓舞。”谭利华表示,希望能用正能量的作品,向观众诠释英雄的力量。
交响诗《刘胡兰》为观众讲述了英雄传说,在谭利华与国交乐队的动情演绎下,刘胡兰短暂而伟大的英雄人生,凝结着几代国人记忆的语文课文《刘胡兰》,都被音符活化成触动人心的英雄瞬间。板胡、琵琶、管子、竹笛点缀其中,赋予作品以民族特色,令人过耳难忘。
“感觉十分新鲜,因为我之前没听过《刘胡兰》。虽然作品诞生于几十年前,有着浓重的时代印记,但直到今天仍然有着十分强烈的现实意义。”谭利华认为,这种现实意义就是新时代歌颂英雄、学习英雄的最佳载体。
如果说《刘胡兰》是英雄的特写,那随后登场的另一曲交响诗《保卫延安》则向观众展现了党中央与陕北军民这一英雄群体的不朽与豪迈。演出前,谭利华特意转身面向观众,简要介绍了该首曲目的创作背景与时代启发:“三年困难时期,为了振奋民族精神,唤醒大家的革命斗志,中央乐团作曲家们创作了富有浓郁时代气息的《保卫延安》,以此激励全国人民在困难时期,咬紧牙关,赢得最后胜利!”
战斗号角般的昂扬序奏为观众拉开了一场战争传奇的大幕。在极富民族音韵的作品底色中,随着节奏的高低起伏与音乐情绪的转换,军民一心迎敌战斗,奋勇杀敌保卫延安,转战陕北三战三捷,日出东方全国解放,一幕幕历史场景浮现于观众脑海之中。雄壮的《解放军进行曲》和嘹亮的《东方红》主旋律的加入,使作品更加百转千回,荡气回肠,充满了革命史诗的磅礴之气。除了胸怀万千丘壑的宏大叙事,作品细微之处同样散发着令人回味悠远的西北味道。
上半场,两首曲目的创作者皆为中央乐团成员,更加可贵的是,除了田丰、罗忠镕、李序这些泰斗级作曲家,还有单簧管演奏家张仁富、中提琴演奏家邓宗安、大提琴演奏家马育弟等中央乐团演奏家们的名字。两首作品距中央乐团首演已有几十年的时间,本场音乐会由国交再次奏响,不仅是红色血脉的艺术传承,也是对中央乐团老一辈艺术家们最好的致敬。
《刘胡兰》和《保卫延安》向观众讲述了有血有肉的革命现实主义,下半场演出的交响组曲《英雄的诗篇》,则向观众展示了英雄主题内涵的另一面——荡气回肠的革命浪漫主义。
相比于上半场鲜为人知的交响诗《刘胡兰》,作曲大师陈培勋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并由中央乐团首演的《英雄的诗篇》可谓尽人皆知。虽然创作跨度近30年,作品结构与曲目名称也多次改动,但谭利华依然选用了中央乐团时期的原始演出版本。
不同的是,在四个乐章的演出顺序上,谭利华以个人理解对作品结构和叙事方式进行了调整。与原版相比,前奏曲·咏雪前置为开篇乐章,同时在保持末乐章“红旗漫卷西风”的基础上,将“新潮逐浪高”和“从头越”进行对了位置对调。这是一次大胆的突破和创新,全新的作品结构,四个乐章演出节奏慢-快-慢-快,更符合交响套曲的经典搭配。在谭利华看来,如此调整,作品“从音乐变化、情绪和发展脉络上,更像一部完整的交响套曲”。当最后的音符落下时,观众将最热烈的掌声献给了国交艺术家们。
中国交响乐团供图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田婉婷
编辑/弓立芳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