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单簧管 >> 单簧管资源 >> 正文 >> 正文

73年前的今天,谱曲黄河大合唱鼓舞

来源:单簧管 时间:2023/2/11

(万象历史特约作者:宁馨儿)

73年前的今天,谱曲《黄河大合唱》、鼓舞中国抗战的冼星海病逝

朋友!你到过黄河吗?

咳哟!划哟……乌云啊,遮满天!波涛啊,高如山!冷风啊,扑上脸!浪花啊,打进船!

黄水奔流向东方,河流万里长。水又急,浪又高,奔腾叫啸如虎狼。

张老三,我问你,你的家乡在哪里?我的家,在山西,过河还有三百里。

风啊,你不要叫喊!云啊,你不要躲闪!黄河啊,你不要呜咽!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怒吼吧,黄河!掀起你的怒涛,发出你的狂叫!

………………

这一句句慷慨激昂的歌谣,曾鼓舞了多少中国人,前赴后继,投入到抗战之中,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之中。这一组震动人心大型交响乐,称为《黄河大合唱》,作曲者是有“人民音乐家”之称的冼[xiǎn]星海。

年6月13日,冼星海出生于广东番禺。6岁,随母亲到新加坡,进入新加坡养正学校学习,在学校军乐队开始接触乐器和音乐训练。

年(13岁),学校校长调任岭南大学(现中山大学)华侨学校校长,将冼星海一同带到了广州,在岭南大学附中学习。

冼星海在学校努力学习,功课一直很好,而最令他着迷的是音乐课,他参加了学校的唱诗班和管弦乐队。冼星海能吹奏直箫、短笛、单簧管等,有“南国箫手”的雅号。

年(20岁),冼星海从岭南大学附中毕业,升入岭南大学预科。一年后,进入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学习作曲。

年(23岁),冼星海考入上海国立音乐学院音乐系,主修小提琴和钢琴。在上海期间,冼星海参加了由田汉领导的南国社。南国社以“团结能与时代共痛痒之有为青年,作艺术上之革命运动”为宗旨。

年(24岁),冼星海赴法国勤工俭学,通过学习音乐的同乡马思聪的介绍,被巴黎国立歌剧院的第一提琴手帕尼·奥别多菲尔,免费收为学生。

年(26岁)的冬天,冼星海听着窗外呼啸的冷风,想到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灵感涌动,奋笔写下了女高音独唱曲《风》。

一位著名的俄罗斯作曲家非常喜欢这个作品,并在巴黎广播电台上介绍,并公开演奏。在这位音乐名家的推荐下,冼星海进入了当时世界著名的音乐学校——国立巴黎音乐学院,在保罗·杜卡的高级作曲班深造,学习作曲。冼星海是这个班几十年来第一个中国学生。

(左为冼星海)

年春,冼星海以优异成绩毕业,毅然回国。他回到上海,投入田汉的南国社,开始抗战歌曲和救亡音乐的创作。

年初,冼星海在救亡宣传活动时,当场用5分钟的时间为塞克的《救国军歌》谱了曲,这首歌迅速传遍了全国:枪口对外,齐步前进!不伤老百姓,不打自己人!我们是铁的队伍,我们是铁的心,维护中华民族,永做自由人!

(冼星海在宣传抗日)

年,南京被日本人占领。冼星海来到武汉组织歌咏队,工作中,与文艺骨干钱韵玲,两人相爱结婚。

(冼星海与妻子钱韵玲)

年10月1日,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的安排下,新婚不久的冼星海夫妇决定前往延安。到了延安后,冼星海担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并在延安“女大”兼课。

年春,延安提倡大生产运动,冼星海与词作家塞克合作,几天里就共同完成《生产大合唱》,传唱一时。他作曲的《二月里来》《酸枣刺》等歌曲,也在延安非常流行。

(冼星海与鲁艺合唱团女声部成员)

年2月,诗人光未然写下了长诗《黄河吟》,冼星海深深被打动了,决定为其谱曲。3月31日,经过6天的努力,三易其稿的《黄河大合唱》完成了。

年4月13日,《黄河大合唱》第一次在陕北公学大礼堂演出,当《怒吼吧,黄河》的尾音落下,掌声、叫好声和抗日的口号声,如雷鸣般涌向前台,观众沸腾了。

(延安群众演唱《黄河大合唱》)

年5月11日,在延安庆祝鲁艺成立周年晚会上,冼星海穿着灰布军装和草鞋、打着绑腿指挥《黄河大合唱》,在场的毛泽东听后,连声叫好。

毛泽东特意单独接见了冼星海,并送给他一支派克钢笔和一瓶派克墨水,勉励他说:“希望你为人民创作更多更好的音乐作品。”周恩来也为冼星海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

从此,《黄河大合唱》迅速传唱开来,无数的中国人,唱着“风在吼,马在叫”,走向抗日战争的最前线。

(冼星海和妻子钱韵玲)

年,普林斯顿大学合唱团用英文首次在美国演唱。《黄河大合唱》作为中国民族精神的象征,蜚声海外。

年5月,冼星海赴苏联,为大型纪实影片《延安与八路军》进行后期制作与配乐。由于新疆在盛世才的控制下,冼星海被滞留在苏联,不能回国。

年10月30日,冼星海医院,年仅40岁。11月14日,延安各界为冼星海举行追悼会,毛泽东亲笔题词“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致哀”。

(万象历史·人物传记写作营的第篇作品,营员“宁馨儿”的第9篇作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