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南通日报
□木火
他的艺术理想就是用音乐帮助捷克人民争取自由和独立的斗争,培植他们勇敢乐观的精神和正义事业必胜的信念。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一条宽阔的大河,总会激起人们对美好山川的无尽想象,饱含了对美丽祖国的无限热爱。乔羽笔下的这条大河是他在江西看到的长江印象,却用“一条大河”拉近了心理距离,增添了一份亲切感,激起了亿万人的共鸣。
在捷克,也有一条母亲河成为祖国的象征,并被谱写成了交响曲,同样冠之以《我的祖国》之名,这就是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于-年间创作的包含6首乐曲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其中的第二乐章为《伏尔塔瓦河》,也是这套作品中演出频率最高的一部交响诗,后来被称为捷克第二国歌。
斯美塔那为《伏尔塔瓦河》作了细腻的描写:“两条小溪流过寒风呼啸的森林,汇合起来成为伏尔塔瓦河,向远方流去。它流过猎人号角回响的森林,穿过丰收的田野。欢乐的农村婚礼的声音传到它的岸边。在月光下,水仙女们唱着蛊惑人心的歌曲在它的波浪上嬉游。”看得出作曲家对这一条河流所饱含的深情,相比于文字的描述,作曲家用音符描摹的伏尔塔瓦河更为真切,也更能打动人心。
全曲由引子及六段音乐加尾声组成(共八段)。那音乐像是带你进行一次迷人的伏尔塔瓦河二日游,从源头出发,到下游河口,或在河边漫步,或从空中俯瞰,或沉醉在朦胧月光下,或放歌于浪漫风景里。
引子是用清冷的长笛奏出快速上行波动的十六分音符,温暖的单簧管随后以下行波动的音型汇入,小提琴清脆的拨奏、竖琴晶莹的泛音犹如飞溅的浪花……这就是伏尔塔瓦河的源头,位于舒马瓦山的森林深处,潺潺鸣泉,阵阵林涛,让人觅得一个幽邃的地方,亲近自然,深呼吸,还可以想象阳光穿透了密林的缝隙,照耀着翻卷起的朵朵浪花,涓涓溪水银辉闪烁。
渐渐地,水流越来越大,水势越来越猛,汇聚成一条波涛翻滚的河流——伏尔塔瓦河。贯穿全曲的伏尔塔瓦河主题出现了,由双簧管和小提琴奏出宽广流畅、优美如歌的旋律,弦乐再铺排开来,给你一片宽阔的视野,好似飞翔在空中,将起伏的山丘、苍翠的森林、奔涌的河流尽收眼底。在音乐此后的发展中,这个主题以大小调交替的方式,把一腔激情步步推向高潮;也与几个插部主题相交错,形成了近似回旋曲的结构形式。
滔滔前行的乐队里忽然加入了辉煌的圆号和小号,那是狩猎的号角声。伏尔塔瓦河正流过一片茂密的森林,乐队厚重的音响塑造着森林的形象,让你联想起重重密林里惊险刺激的狩猎场面。
渐渐地,号角声远去,弦乐整齐地奏出轻快的波尔卡舞曲,那应是暮云四合,伏尔塔瓦河流过平畴沃野。宁静柔和的管乐夜幕一般徐徐降临,一切沉入了梦乡。长笛和单簧管再度奏出起伏波动的音型,竖琴拨响串串琶音,仿佛水波轻漾,风起涟漪,在这迷蒙的背景下,小提琴则在高音区奏出晶莹而柔美的慢板旋律,好似水仙女在月光下长袖起舞。这个源自斯拉夫民间的神话传说,后来由捷克著名作曲家德沃夏克创作成了歌剧《水仙女》,讲述了一个水精灵的爱情悲剧。而在伏尔塔瓦河畔,圣洁的水仙女是一缕缥缈的银光,是一个纯净的幻梦,缠绕在你的灵魂深处。
不知不觉夜已逝,一束明亮的光袭来,跃动在梦的东方,猛然刺破了夜幕,伏尔塔瓦河在黎明中苏醒。这时的伏尔塔瓦河主题,更显宏伟、宽广,如同一种不可抵御的力量奔腾不息。
随后,铜管乐器和定音鼓加入,乐队运用宏大的音响,描写了河水在经过圣约翰峡谷时所形成的汹涌激流,巨浪猛烈地冲击着峭壁,发出阵阵雷鸣般的吼声。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是一幅惊心动魄的景象。音乐忽然沉寂了片刻,然后又爆发出来,大河冲出险境,景色豁然开朗,伏尔塔瓦河的主题由原本柔和、暗淡的小调转为明朗的大调,显得更为波澜壮阔,满载着胜利的喜悦滚滚向前。
最后,伏尔塔瓦河流到了离布拉格不远的边境城堡维谢格拉德,尾声中出现了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第一乐章中的主题,整个乐队高昂地奏响这史诗般庄严的主题,热情歌颂捷克民族光荣的历史、绚烂的文明。音乐一轮轮渐弱下去,直至细若游丝,好似沉浸在了历史的光环里……突然,乐队以两声有力的和弦强奏猛地结束了全曲。
曾经参加过年革命的斯美塔那,他的艺术理想就是用音乐帮助捷克人民争取自由和独立的斗争,培植他们勇敢乐观的精神和正义事业必胜的信念。因此,他的作品像一面面战斗的旗帜。令人惊讶的是,50岁的斯美塔那在创作《我的祖国》时,已经失去了听力,想象着那旋律萦绕在他的脑海里,回荡在他胸中,一遍遍歌颂祖国美丽的河山、传奇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未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