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单簧管 >> 单簧管前景 >> 正文 >> 正文

这本风靡世界的音乐入门经典教材,到底好在

来源:单簧管 时间:2023/4/22
刘军连医生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5767002676065662&wfr=spider&for=pc

音乐,总是在不经意间流淌进我们的耳朵。不管在电影中,在戏剧里,在咖啡馆或者就在街头的一角。然而对于音乐知识的学习,大多数人都初中时代悄然结束。成年以后,除了少部分专业学习者有机会进一步学习音乐,我们大多数人早与音乐艺术渐行渐远。

从巴赫、莫扎特到贝多芬,从德沃夏克、柴可夫斯基到肖邦,从埃灵顿、伯恩斯坦到披头士,群星璀璨的艺术大师为我们留下浩如烟海的音乐作品。而被人津津乐道的音乐史,同样是一段段令人心驰神往的永恒传奇。

如何才能重新燃起我们对音乐知识的渴望?

如何学会欣赏音乐?

如何才能将这些唾手可得的人间瑰宝装进自己的知识宝库?

唯有阅读和聆听。

读音乐史很枯燥?不存在的!

从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音乐、古典乐派、浪漫乐派、民族乐派,到现代音乐、先锋音乐。细数从头,光是看看这些名字,就能让一般读者挠头不已。

博闻还是强记,真是个两难问题。如何能让读者的学习更简单、有效,《听音乐》来告诉你。

1选择最具代表性的音乐案例

严格的说,这本书是一本有关音乐史的读本,文字占了大多数,厚达3cm,多页,一只手拿还有些吃力。

但请不要被它巨大的体量吓跑,因为这很有可能是你见过的、讲述有关音乐的最为生动的一本书。

大量精彩的音乐片段以声音+乐谱的形式充斥在书中,随意翻开一个章节都会遇见,比如这段浪漫主义代表作《魔王》。

当然在介绍音乐之前,少不了对伟大创作者做以必要介绍。比如少年时舒伯特如何表现出惊人的音乐天赋;如何受到诗歌和《浮士德》的鼓舞在年仅17岁便创作出伟大的艺术歌曲《纺车旁的格丽卿》;如何与当时的艺术家密切交往;又如何在31岁的大好光年死去。

同时也有必要用一定篇幅概括其音乐创作的主要特点。比如惊人的数量;许多歌曲与自然或者不幸的爱情有关;独特的旋律和诗意等等。

2恰到好处的篇幅

这本书中所有的分析都丝毫不会长篇大论,而是点到即止,充分为读者保留了想象的余地。

《魔王》片段中简要提到其故事背景:

“歌德的叙事诗几乎全是对话,描述了一位父亲抱着奄奄一息的儿子在暴风雨中奔驰的情景。神志不清的孩子脑中出现传说中的魔王……舒伯特用通谱歌的形式表现诗歌激动人心的紧张感。”

声音片段的选择,谱例长短的摘取都恰到好处。书中仅仅例举三个小节,就足以表达这些低八度的三连音和恐怖的低音部主题。

一位父亲抱着奄奄一息的儿子在暴风雨中策马奔驰,而神志不清的孩子脑子中出现魔王正在召唤他走向死亡。

音乐中,受到惊吓的小男孩用小调在高音域歌唱。三次“父亲啊,父亲”,每一次,不协和和声都为他的呼喊增添恐怖的气氛。这在书中也仅仅用一小节谱例着重体现。

最后一行,直接的向读者展示出——动人的高潮在结尾处,当父亲和孩子到家时,马蹄声的伴奏渐渐停止。此时,一段凄凉、心碎的宣叙调令每一个词都震撼人心,叙述者告诉人们,孩子在他的怀里死去。

音乐从本质上来说是无需介绍就能被人理解的艺术,就如同上面所举例,即便没有语言方面的理解,只根据音乐本身的旋律、音高、节奏、强弱等等,就能让人在一定程度上直观体会故事中的不同角色带来的紧张、急迫、恐惧和绝望。

如果所有音乐的学习都能像阅读《听音乐》一样,那么听懂音乐真的有趣又简单。

“听”是学习音乐最好方式!

如果,上面的文字不配上音乐片段,你会不会觉得仅凭文字和谱例依然看不明白?毕竟大多数人不是专业学习者,不听音乐而仅仅阅读有关音高、力度和音色的文字总是显得过于抽象。为了理解和感受音的性质,我们必须聆听音乐。

1完备的“导聆”系统,同类图书无可比拟

《听音乐》最大的特点,是书中讲到的内容几乎都有对应的音乐片段,并且这些音乐片段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扫码,被真的“听”到。

书中设置的“作品导聆”(用于器乐作品)和“声乐导聆”(用于带歌词的作品)能帮助读者将注意力集中于音乐体验本身。

在“作品导聆”中,每一段解说都描述了一段相应的音乐。这些解说可能关于力度、乐器、音高或情绪。

在“声乐导聆”中,歌词边上附有简短的解说,帮助读者了解词曲之间的关系并理解歌词和音乐的内容。

在“导聆”正文之前先有文字介绍作品的主要特征。正文各段左侧标注有该段所描述的音乐的播放起始时间。导聆还提供作品的配器、录音相关信息以及每段录音的时长。

例如,在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作品导聆中,1段写道:

“弦乐,弱,引出独奏小提琴。小调上的主旋律,高音区,连奏。”“独奏小提琴,跑动音形。坚强,上行乐句。”“乐队,非常强(ff),主旋律。节奏运动逐渐加快,直至终止式。”……

而这些音乐片段的讲解,并非逐字逐句的讲解。作者在讲述的时候,只是点出了重要的、必要的、必须被了解的部分,其余则为读者留下了主观感受的空间。

“音乐导聆”系统是目前市场上其他音乐类图书无法比拟的。其中,曲目的结构、节拍、速度、乐器、mp3的音轨、以及主题的乐谱和出现的时间都标记得一清二楚,便于读者在欣赏时随时跟进,边听边读。

2连枯燥的名词学起来都很有趣

音乐的学习中有相当多的术语、比如音高、力度、音色、人声、乐器、节拍、旋律、和声、织体等等等等。但如果只是干巴巴的对这些名词做文字上的讲解,那将会非常抽象,学习起来也会相当枯燥。但因为同样在加入了大量的音乐导聆,让人们对音乐要素的学习也能充满新鲜感。

而大量的插图和一首为介绍管弦乐队中的乐器而创作的《青少年管弦乐指南》里。你不仅能听到交响乐队全体演奏,木管组、铜管组、弦乐组、打击乐组的分别演奏,你还能分别听到小提琴、竖琴、双簧管、圆号、定音鼓等标准交响乐队里各种乐器的演奏。

当然,在旁边一样附上了关键点时间表,让你不错过每一样乐器的音色表现。就算是看似无法表现旋律的定音鼓、钹、木鱼等,也都拥有自己的演奏时间,清晰呈现了它们的音色和特征。

再比如在介绍力度时,除了清晰易懂的文字讲述之外,还列举了肖邦的C小调钢琴前奏曲,让感受如何仅用一件乐器就能呈现音乐力度的变化,表达情绪的波动。

听过之后,一个个音乐名词对于你来说,不再是一个模糊的印象,不再是书本上枯燥的文字而是生动真实的声音和旋律。

你想了解的有关音乐的一切,这里都有

1涵盖范围全面

《听音乐》涉及的内容相当全面,而在巨大的知识量前,当然少不了一套详尽、清晰地目录,以便能方便、轻松地查阅到想要了解的历史背景、知识要点、音乐案例等等内容。

非常详细的目录

以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杨燕迪先生对这本书的评论来概括:

“作为世界闻名的音乐鉴赏教材,《听音乐》一书用清晰的脉络和权威的笔触讲述音乐的基础知识、历史发展和代表作曲家与作品。不仅深入介绍古典音乐,而且旁涉爵士乐、流行音乐、音乐剧与电影音乐、非西方音乐等范畴。一册在手,让读者对音乐艺术与音乐文化有全景式的了解。”

2文字、声音、插图结合,加深人们对音乐风格的认知

音乐并非从真空中产生,为全面理解音乐的风格,我们需要对音乐的社会功能有所了解。

一首音乐作品是为了贵族的娱乐,音乐厅的演出,还是中产阶级的家庭娱乐创作的?它是否意在伴奏歌唱、舞蹈、宗教仪式或戏剧?

音乐风格同样受到人类政治、经济、社会和思想发展的制约。在同一个历史时期,不同艺术形式常常会体现出相同的风格。

西方艺术音乐的历史大致可以从风格上区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中世纪时期(MiddleAges,—1)

文艺复兴时期(Renaissance,1—1)

巴洛克时期(Baroque,1—)

古典时期(Classical,—)

浪漫时期(Romantic,—)

20世纪音乐;年以前

年至今

《听音乐》中的西方音乐部分也基本如此设定。在介绍每一种音乐风格的过程中,作者凭借自己几十年的教学经验进行取舍,着重对最为重要的知识内容加以详细解读。

比如书中第四部分讲到巴洛克时期时,章节开头首先概述了巴洛克本身的含义、同时代的雕塑、绘画、建筑、政治、宗教、科学等内容,让读者在学习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时,首先对年前的社会现状有大致的了解。而章节最前面还有“年表”方便人们直观了解同一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

然后再来细细的讲述巴洛克音乐的特征、乐队、曲式、在当时教会和宫廷贵族中的重要地位、赋格在巴洛克时期的重要性、革命性的创新——歌剧等。最后才会着重讲解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和其代表作。

许多巴洛克歌剧为展示财富和权力而创作。图为彼得罗·多梅尼科·奥利维罗(PietroDomenicoOlivero)关于都灵皇家剧院的画作,正在上演的歌剧是弗朗西斯科·费奥(FrancescoFeo)的歌剧《阿尔萨切》(Arsace)。

3特殊的章节设置,拒绝读书却不得要领的挫败感

内容太多,对于一般人来说总会觉得艰深、难啃。一章一章读下来,经常会觉得什么都没记住,久而久之往往会丧失读完、读懂的信心。而《听音乐》的每一个章节开头都有提示,末尾都有总结,让你带着问题阅读和回顾。

章节开头做出这样的提示:

章节最后做出这样的总结:

千锤百炼得一本好书

《听音乐》能长青不衰的在世界畅销20多年,自然因为书的本身由最专业的作者和出版公司精心打造。

《听音乐》的原名是Music:anAppreciation,作者罗杰·凯密恩先生出生于年,先后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学院和普林斯顿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他曾师从20世纪伟大钢琴哲学大师克劳迪奥·阿劳学习钢琴,他不但在教授音乐欣赏课程方面有近30年的丰富的经验,还作为音乐家在世界范围内演出。

《听音乐》是凯密恩先生多年教学经验的结晶,他从第一版开始就运用了“聆赏要点”这一方式,据说这种方式也是凯密恩首创的。在随后的几版中,作者又对“聆赏要点”进行了加强和改进,在内容上同样不断增补、修订。如今这本书已再版10余次,风靡世界。

年《听音乐》(全彩插图第11版)出版,在这一版本中,作者希望能在作品选择上兼顾深度与广度,因此又补充了不少新内容,页数也从之前的页(《听音乐》第六版)扩展到现在的页。老版本附赠的CD也被换成只需要手机扫描就能轻松聆听音乐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