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最早一批“80”后已经40岁了。他们从青春期的懵懂少年转型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并逐渐拥有稳定的形态和鲜明的特征,一路走来,犹疑与执着并举,迷惘与坚定并在。值此节点,中国作家网特推出“‘80后’作家对话录:个体·代际·经验”专题,通过与八位知名“80后”作家、评论家、诗人的深入交流,力图展现他们的新风貌,以及他们对生活、文学创作上的思考。此外,专题亦约请相关评论家关于“80后”文学的评论文章,多角度阐释“80后”作家群体的创作。希望在本次专题中,我们能够对“80后”文学群体有更多新的发现与思考。让我们在回望中细致梳理,在展望中奋力前行。
本期作家
张怡微:我对故事的兴趣远远没有停止
文
邓洁舲
十年前,在一次接受关于“80后”作家的访谈时,张怡微在自述里写道“没有办法将自己和‘80后’联系起来”。她写了许多她喜欢的或害怕的事物,她不轻狂,害怕陌生人、害怕被议论,她觉得自己是偏离大众印象里的“80后”特质的;她也聊到喜欢的事物,喜欢小而安静却很有力量的复旦校园,有时候沉迷纯情的东西,同时偏爱迷幻摇滚。
尽管张怡微自己并没有太强烈的“80后作家”的感受,但她的写作路径却很能代表一部分“80后作家”的成长路径:从新概念作文大赛一战成名,成为“青春写作”的代言人,到转战传统文学期刊,逐渐地褪去“青春写作”的风格与痕迹。
她最早的写作路径依循着个人生活与情绪,勇敢无畏地坦露着青春独有的敏感与个人成长体验中的伤痛:无法在85年版和92年版的《新华字典》以及父母离婚时做出选择的郑小洁,希望像黑板上宣布“今日值日生”一样,自己也挂一块“今日不选”的宣告牌;恐惧于一种“痴缠”的亲密力量的罗清清,在多年的无法挣脱与遁逃后,终于对着电话那头的亲人大声喊:我不想来,我真的不想来,我一点也不想来!
等到女孩男孩长大,这种叙述中的华丽减少,更加清瘦,更加克制,就像她给别人的印象一样。她用这样的笔墨去写上海角角落落里的“普通故事”,故事里的很多人都住在她小时候住过的工人新村里,也许在曹杨新村,也许在田林新村,也许像她爷爷一样坐在新村旁的菜场悠闲地卖着生姜咸菜,对她说:“阿微头,来啦——”。他们成长为走到生命的盛夏、即将滑入寒冷人生轨道的春丽,成为结婚成家、搬离旧居后依然在大街小巷漂浪的茉莉,或是已到老年的心萍嗣林、贞依嗣聪,在每年一次有着复杂血缘或非血缘关系的三代人齐聚一起的团圆饭中,终于放下种种心结与龃龉,走入某种世俗的“超脱”之中。张怡微迷恋这些家族故事,有血缘的、没有血缘的人生活在一起,内里隐藏的情感像蛛丝一样细密复杂有着巨大张力。
而青春期远去,逐渐步入成熟,也让张怡微的感情更稳定,她不再需要用文字去表达宣泄个人的情绪,她体会到的创作的乐趣变多了——想到一个点子,逐渐把它变成故事——叙述也更明快。“我想要写一些比较接近年轻人想法的小说,不再那么以家庭为重了。”
年她结束求学生涯,成为复旦大学中文系创意写作专业教师,不仅自己写作,也教年轻人如何写作。至此,她的写作主题与身份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写作者与教写作的不同视域,会给她带来什么变化?逐渐淡化家庭书写后,她会走向何方?
写作者与教写作的人
年,17岁的张怡微一举夺得第六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冠军,但其实她的第一篇作品是13岁那年发表在《新民晚报》的“夜光杯”栏目,是一篇关于姜育恒复出的乐评,有意思的是,由于这篇乐评的发表时间距离投稿时间太过久远,以至于张怡微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是自己写的,只觉得“很有共鸣”(也许这也是某种她在投稿至发表期间写过大量文字的证明)。从发表第一篇作品至今,她已出版了20多本书,有长篇小说,有短篇小说集,有散文与评论集,有学术随笔《情关西游》,有一系列与“家族试验”主题相关的或长或短的故事,上个月,她的新书《散文课》在上海书展首发,是国内第一本现代散文的创意写作指南。我很好奇她如此充沛的写作会不会有卡壳的时候。张怡微说,她没有给自己设置一个写不出来的选项,她只是就这么写下去。
“就这么写下去”其实不是简单的事情。张怡微从来不回避学生时代的经济窘迫,尤其在台湾读博士期间,很长一段时间里,为了赚生活费,她早上五点三刻起床,晚上一两点才睡,醒来就是不停地工作、写稿子。
但聊起台湾,张怡微总是怀有一种温情与感激。比如那个听说她在台北过年找不到吃饭的地方,要带她找朋友吃饭的出租车司机;比如她忧虑自己没有学过古典文学时老师对她说“你要加油,你那么聪明,很快就会学进来的”。回望过去,往昔的很多苦难都渐渐淡了,反而瞧见一种奇异的意趣,比如经历新闻里播报的“4.6个墨西哥这么大”的台风时囤的泡面和水,这种囤积的习惯甚至延续到了今天,在疫情期间发挥了一些作用。但最深刻的还是人——朋友、同学以及帮助过她的许多师长,张怡微说那实在是一种幸运,在二十五六岁时,得到这么多纯粹而深刻的情谊,他们的鼓舞也是她能够“就这么写下去”的一个重要支撑。
张怡微在台湾时写了大量散文,虽说有许多现实原因,但也许与她当时复杂敏感而深刻的多愁善感不无关系,又或者,这段充满了现实考验和充沛感情的经历,对她的散文写作而言成为了一种训练。“散文是什么呢?情感的试金石。任何事情都可以拿来做题目,但资源有限。”她在《散文课》中这样写道。在她看来,散文是负责“处理无法修改世界、也无力征服世界时写作者的内心生活。”
多年后写作《散文课》时,某种意义上来说张怡微已踏入了人生的另一阶段——她不仅是一个写作者,还是一个教写作的人。选择“散文”作为对象并不是偶然,在张怡微看来,中国创意写作学科在本土化的过程中有两个缺席的潜在力量:一个是传统文本的续写与改编,一个是“散文”的传统。创意写作专业作为“舶来学科”,许多中国院校在设置课程时都参考了国外的经验,课程多集中于小说与诗歌,然而,张怡微察觉到,这种以诗篇写作、小说写作为核心课程的美国高校依据的是西方文学理论,尤其是小说理论在过去一百年的兴盛为期提供了导向,而情况在中国是不同的,在古代,散文理论可以说是正宗,小说理论反而是稀缺的。因此这种课程的全盘移植过程,就造成了一种普遍的“散文”的缺位。而在新媒体盛行的今日,散文作为一种“应用性”颇强的文体盛行于各种“软文”“鸡汤”或日常推送之中,“这些自发的写作如若与学院教育长期割裂,与中国文学自有的文脉永不照面,对于写作学科长期建设恐怕并非是一件好事”,张怡微说。
对于创意写作,张怡微有着自己的信心与解读。她认为“创意”与艺术家如何发现和处理人的欲望有关,目的是在叙事艺术里照亮人的心灵世界。所谓“创意”,是改变世界、或者说修改看待世界方式的意志,是新的欲望、新的征服。面对着这群走在她曾走过的道路上的鲜活的年轻人们,她知道他们将面对梦幻和枯燥,将接受冲动又敏锐的情绪来袭,“最好的办法,还是迎向困境、接受困境。用高度理性的方式看待所经历的情感,看待时间和变化的力量,看待经历过的抉择,接受失败,承担人之为人的重担。”
在机器的世界里用文学打捞——
评论家张定浩在读《春丽的夏》时,认为张怡微其实并不沉迷于书写爱情,即便写了也是和人情世故、家长里短融在一起。她沉迷的是爱情究竟如何一点点挤入人世间其余同样执拗坚忍的情感关系中,如何在一个更大的封闭系统内被一点点地消化、被抚平,达致某种教人安宁的平衡。《春丽的夏》收录在年出版的《试验》里,在早期接受访谈被问到如何看待爱情和文学的关系时,20岁出头的张怡微便回答:“没有必要回避写爱情,但文学很宽泛的,没必要局限于爱情。”
张怡微并不局限自己,题材也好、文体也好,张定浩以为她对于各种文体的不偏不废、相互砥砺,令她能保持一种毫不作伪的诚恳姿态面对写作与自身。她不回避自己“写过很多烂文章”,也不回避过往写作中内含的愤怒和情感宣泄,聊起最近写的故事,她说都很喜欢,因为更成熟、更稳定,也更能从情绪中跳脱出来,感受到写作与创造的乐趣,作品的调子也变得明快起来。
她最近写作的一系列主题是“机器与世情”,其实在《樱桃青衣》里已经可以窥到端倪,《蕉鹿记》里依靠插管而无意识地苦熬、携着腔子里一口气等到相对公平结果的蒋家继母,灵感来源也许是有着类似境遇的琼瑶在是否要继续治疗患阿尔茨海默症的丈夫的问题上发出的沉重呼喊:“鼻胃管——撕裂我、击碎我的那根管子”。这根连通鼻胃的管道维持无数已无意识的病人的生命体征,张怡微捕捉到了它带来的问题:“身体的主权到底存在于谁的手里?当病人渐渐失去对身体完整的控制力,他将面临肉身与机器(管子)的结合,表现为生命体征(数据)的存在。这个时候,他算不算已经成为了电子人(Cyborg)……”
当科技已经发展到人工智能的时代,机器是文学书写中无法回避的对象,早如麦克卢汉在其经典著作《理解媒介》中阐述,电力时代的技术发展让我们在使用工具时不再有机械时代的迟滞,机器的反应愈加能跟上人类意识的速度,就像我们的原生躯体一样,我们生活在神奇的一体化世界中,网络似乎成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而各种各样的机器成为人体的各部分的延伸,每一个生活在电力时代的人似乎早已成为了与电子躯体密不可分的赛博格。正如科幻作家陈楸帆在新作《荒潮》中所探讨的,现在的城市文学更多是体现作家在具象化、现象层面上的把握,但是其实在现代城市,还有数据层面(比如电子政务系统)、虚拟的平行空间(如游戏)……甚至很多机器、算法、AI与我们共存。
这些城市中的虚拟空间要如何进入小说中呢?张怡微发现,人类不愿意被很多东西驯服,但现在我们几乎都被机器所驯服,智能手机流行后,手机就是身体最强大和多功能的延伸,在《四合如意》的故事里如果没有手机,异地恋可能就结束了。“维持恋爱体征靠机器,和我们依靠机器维持生命体征很像。”“他们对着手机履行社会责任(如孝道)、情感责任(如恋爱)。一旦没有手机,就约同暂时切断了人际网络。人们在朋友圈里型塑虚拟人格,完成欧文·戈夫曼(ErvingGoffman)所言的‘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然而,对于张怡微来说,她真正关心的并不是控制论意义上的机器与人的权力斗争,她在乎那些因“管子”或机器而改变的命运——当“机器”为伦理的困境增设了“退避”的可能,在日常世界和死亡之间增加了一个由机器维持的世界的时候,要如何在文学里面对这个新世界?文学又能够从中获得什么、打捞什么、挽救什么?这是张怡微站在时代洪流中向那些日光下或黑暗中闪烁着各色指示灯的奇异冰冷物体所构成的世界发出的追问。
访谈
Q
您是高二的时候参加了第六届新概念作文比赛,当时是怎么想到要去参加这个比赛,周围有人也一起去吗?
张怡微:当时这个比赛影响太大了,它的第一、第二届影响很大,大部分高中生都会看获奖文集的,我们都看了。但是那个时候比较穷,不太可能人手一本,所以有人买了一本之后是大家传着一起看。然后就参加了这个比赛,参赛表格是我的好朋友给我的。我高二参加时拿的一等奖,高三第二次参加时拿的是二等奖。
Q
您有没有想过,如果当时没有参加这个新概念的比赛,您还是会走上写作的道路吗?
张怡微:我最近觉得可能不会,所以《萌芽》杂志、新概念作文比赛,不管对别人怎样,它们确实改变了我的命运,而且应该是比较好的那种改法。我们家没有一个作家,没有一个知识分子,我父母都是工人,他们没有阅读习惯,我自己喜欢看书,上学的时候去学校的图书馆看课外书,我走上写作道路真的是很偶然。我很感谢《萌芽》和新概念,它们在写作这方面给了我极大的信心。
Q
您是比较喜欢一种好看的、通俗的中国式小说吗,您在《散文课》里面也一直强调小说其实是从“五四”之后才开始承担了更多的功能和意义,这是您创作世情小说这一种类的一部分原因吗?写作好看的通俗小说是您所致力的方向吗?
张怡微:我喜欢通俗小说,喜欢听故事。我是一个工人的女儿,我会开始做文学研究,进行文学创作,也是因为喜欢读故事。我自己也喜欢讲故事,但是我讲的故事比较短,经常有人跟我说怎么就没了,我觉得这个是我的问题,我还在练习如何讲故事,讲故事一定是可以练的。
我对故事的兴趣还远远没有停止,所以会看一些故事形态学的书、心理学的书,比如《故事的变身》,还有一些关于跨媒介改编的书,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