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rajanorBeautyasISeeIt()
(纪录片《指挥大师卡拉扬——至臻完美》)
本片拿出来看看,特别好的一个纪录片,90分钟长度,大量的历史性镜头,大量的当代名家的访谈,以及卡拉扬和伯恩斯坦的许多对比段落,令片的观赏性达到新高。
▲纪录片中出现的部分名家访谈的画面
年是卡拉扬百年诞辰,似乎应该为他说几句。我个人的感受,该片改变了我许多关于他的看法,甚至,在影片里,我看到的已不再是一个局限于音乐领域的巨人,而是一个始终追求着完美人生的巨人,音乐只是他的表达形式。
这是一个在生活里的所有方面都力求完美境界的人,他的人生对所有看过本片的人,也许最大的触动就是,如何在余生,尽力去追求一种高于芸芸众生的自我审视之力,这实在不容易。
说起来接触卡拉扬也有接近20年的时间,对他的感受,每个时间段都不一样,年,我写过一篇关于他的杂记,代表当时对他的一种认知水平,我把它贴在后面——
卡拉扬紧绷一张雕塑脸,有人说他有希腊血统,有人说他是纳粹,有人喜欢他闭眼指挥的样子,有人的收藏里没有一张是他的唱片,嘴巴也不提他的名字,仿佛一提就丢分,都是扯淡,都没有从音乐上去理解他,人云亦云。
我们了解他,还得通过唱片。只能这样,还有点勉强,他有多录音,你怎么也收不全,怎么办,我打点一下自己的收藏也就百十来张。我就说说这些里面的卡拉扬吧。
无论怎么也得分分不同时期,因为几乎每隔十年,这厮就有一变化,先说年前。
EMI在年出了一套卡拉扬年前的录音,曲目范围很广,我收了其中两张,分别是莫扎特39交,单簧管协(伍拉哈演奏)和弦乐小夜曲,和一张意大利歌剧选段,管中窥豹,我尽量谈谈感想——那是质朴有余,甚至有点土的的一种风格。
我明白了,那是战后这厮被停演以后,EMI的王牌制作人莱格千方百计说服盟军让他在录音室录制的一部分,因为这并不违反盟军禁止他公开演出的判决,这个时候,只有莱格清楚音乐家只有在音乐会上风光慢慢逝去的时候,他包装出来的卡拉扬就是未来世界的录音之王。
卡拉扬捞到一根稻草,对莱格言听计从,表现在音乐里,就是中规中矩,不事夸释,此时的卡拉扬自己也许还不知道,他只是莱格手中帮他实现梦想的一枚棋子。
我在一本卡拉扬传记里读到,有一次试录一段什么,卡拉扬自己不无得意,但莱格说,你自己看,到底好不好,卡拉扬竟也无语以对。
这个时候,卡拉扬其实是很难有自己的东西放进音乐里的,老实本分而已,不过也有例外,年的德意志安魂曲我觉得就是。
翻看卡拉扬四、五十年代的录音,大家会发现乐团不是维也纳爱乐就是莱格为唱片录音特别成立的英国爱乐乐团,在年之后,爱乐乐团成了克伦贝勒的乐团了,但卡拉扬也有一些录音,大概是因为他和莱格的合同未到期,这种情况延续到年,可见卡拉扬和莱格签的是一个十年合同。他签的时候决不会想到年起他会入主柏林爱乐。
50年代他和爱乐乐团的录音就明显有了变化,客观的讲,录音技术在这几年也有突飞猛进,他是录音术进步的最先得益者,此刻,原先在莱格胸中的梦想也移植到卡拉扬心中,他身上被后人垢病的商人味也是来自莱格,倒也没有必要去指责他,他无非是抓住了时代的脉搏而已。
50年代有两个歌剧录音似乎应说说,一个是《纽伦堡的名歌手》,一个是和卡拉斯合作的《蝴蝶夫人》,都是禁得起时间考验的东西,他自己身上的美学追求还没有放到首位,一切都是从音乐出发,严谨得很,分寸感又特好。
包括这个时期的贝多芬交响乐,就是第一套和爱乐乐团的,我以为还是40年代的风格的一种延续,惯性使然吧,但很快就有了变化。
我有一张他年的罗西尼序曲,指挥爱乐乐团的,就是从柏林回来履行合同的那些录音之一,我觉得那里面就有他最初打造柏林爱乐的意图流露到爱乐乐团身上,那种帅气,那种意气风发。但那音乐的骨子里,明显有一层冷的东西,弦乐是清冷的,铜管是寒闪闪的,音乐的织体不是丰满的那种,而是气息悠长,像冷冰冰的仪仗队在眼前经过,肃穆的不得了。
这才是卡拉扬50年代后期出现的新东西,我称这几年为卡拉扬的青铜时代。
这段时间里,卡拉扬的主要精力用在打造柏林爱乐上面,录音的曲目也趋于通俗大路,为什么,我觉得这是卡拉扬精明的地方。他是要借立体声录音为最广大的听众群建立一个通俗作品的最典范的标尺,当别的指挥意识到这点时,卡拉扬已经把大多数听众给圈来了,他是先培养一批自己的通俗音乐的欣赏者,然后培养他们做他进一步的高深音乐的听众。
结果就是大家都来买他的唱片,跟着他一遍遍听,买。不过他老兄的通俗管弦乐作品指挥得实在没有对手,这点大家没有异议吧!这么说着,时间已到了60年代。
从商业的运作来看,卡拉扬确实有一套,没有他,柏林爱乐后来的地位是不可想象的,他是真正的与时俱进,时代浪潮的弄潮儿。
我相信他来到柏林爱乐之后,他受唱片公司、乐团董事会、剧院董事会的左右的可能性越发小了,这厮的做音乐皇帝的想法我估计就是50年代中期就有了,不过你还不得不佩服他的手腕,商业上确实成功。
接下来就是他艺术上是不是就差点,我觉得完全不是。他做的就是全才,通才,反映在曲目上就是来者不拒,也许他做的太多了,一副统一天下所有音乐的样子,你挑他某个曲目不及某某人,有意思么?你说李白某首诗不及王之涣,也没有什么意思吧!有不少人主要是看不惯他称皇称霸的德行,我想。无论是什么曲目,他身上严谨的一面总是保留着,这点就特别可贵。
现在的年轻一代,说起古典音乐都知道个卡拉扬,实际上是他老兄传播功劳余威不减的证明。
DG的唱片里最威风的的就是卡拉扬和柏林爱乐的组合,我发现他的名字往往要大于作曲家的名字,为什么,因为他已经是品牌了,现代商业社会里品牌意味着什么?又有多少现代人不是只认品牌不认货色的呢?
整个市场的当时和未来我觉得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他不去找商人做朋友找谁?不去日本跑去哪儿你说?问题是他的货色究竟如何。
他觉得自己的声望应该到哪一步?我想以他的自许,当超越富特文格勒吧,但老富实际是超不过的,老富那条浪漫主义的路子也已经走到头了,战后的欧美,若说有新的思潮或美学追求的话,在音乐上我觉得是精确、讲求逻辑、严密的一种规范在慢慢生成,卡拉扬当然走自己的,而且要走在别人的前面。
他50年代后期在DG的录音,比如大禾花版的《英雄生涯》就体现了他这方面的想法,但朴素的一面还在,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是扎实、可信赖的让音乐自身说话的一个客观的卡拉扬,一个以显示音乐标准化演绎为己任的卡拉扬。这些其实还都是他下一步的铺垫。
他是先让自己接近人们心目中的标准,然后让人们把他作为音乐的唯一标准,在不知如何选择的时候想到选择他。在他之前标准在每人的心里,他之后他就是标准了,但到这时,人们已难以抗拒他了,整个60年代,谁堪与比肩?
▲年4月卡拉扬和他的妻子前模特埃丽特-卡拉扬ElietteKarajan在一起
60年代是卡拉扬的黄金时代,也是欧洲古典音乐录音的黄金时代,那时,老一代的几个大都还在,战后成长的也已经有模有样,卡拉扬是中间的,承上启下,左右逢源,如日中天。
他得用一套贝多芬来证明巩固这点,到今天,掌管柏林爱乐的拉特尔还忙着推出贝多芬,但卡拉样入主柏林爱乐后六、七年才推出,我以为他还是慎重认真的,没有现在那批人那么浮燥。
就交响乐而论,贝多芬拥有最广大的听众群,贝多芬也是诸多指挥家的畏途之所在——最好的贝多芬指挥家就是最好的指挥家。
卡拉扬录音之前,先是没完没了的举行现场音乐会,听取各方评论,同时宣传大力跟上,然后再在柏林耶苏基督教堂精雕细刻了大概一年左右,纯粹从效果上来说,这套贝多芬是空前出色的,从内容上看,我以为称其为卡拉扬的一封宣言书也不为过。
现在来看,这套东西与其说是给贝多芬注入了某些新血液不如说在最广大的范围里建立起了一套卡拉扬的音乐理念——音乐是什么?音乐就是力度、速度、重量、精度的结合,这种结合在卡拉扬这里表现得如此之纯熟、不露痕迹甚至于慢慢有一种程式化、机械化、标准化的意味在生成,这就是他的个性,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个模式。
这以后的音乐卡拉扬都做得归附于这个性,服从于这个模式。说起来这似乎有点像好来坞的制作流程,但好莱坞的确有世界上最好看的电影。同样,卡拉扬手里流出的音乐有好多至少从悦耳、动听这些感官上的指标来说确实是没有对手。
不过话说回来,卡拉扬这套贝多芬里还是有几个值得一听,先是《英雄》,我不敢说它作为录音室录音和克伦贝勒单声道那张有否一比,我觉得那种明显处于强有力的控制之中的所向披靡,动力十足的的劲头,无人能及,伯恩斯坦的英雄也好评甚多,但那里面有某种松散的即兴的自由的因素。
要说严肃,或者展现德奥作品严肃一面的,还是卡拉扬,再就是贝九,速度可能稍稍快了,但张力毕现,我觉得他在前二乐章的气氛的营造也另有一功。
卡拉扬年也就是他80寿辰DG推出的名曲首,我当年收的是磁带,也是我最早的收藏,里面的曲子看录音多是60、70年代的,曲子的范围之广也是罕见的尤其是60年代那些,金光闪耀的音乐里有生动、活跃的、结实的因素在相互辉映,特别是严密的结构之中的结实具体的一股力道,时时要往外面溢出。
作曲家的身影也许是单薄的,别的指挥家那样的个性在此也是见不到的,有的只是完美之极的音乐,音乐,音乐,生成于自然中的音乐,和任何的个人无关的音乐,这有我那磁带里60年代的勃拉姆斯第四交响乐为证。
后来我听克莱巴的,他是以层次的丰满、摇曳感的强调而独树一帜的,瓦尔特的素淡如歌,你当然可以说他们各有其个性的一面,而卡拉扬的几乎是所有可能的个性化演绎的一种重叠,听上去反而个性不明了,我们听克莱巴、瓦尔特意味着听个性,而听卡拉扬则意味着听音乐。
整个60年代,卡拉扬已经把古典音乐范围里的曲目尽可能的演了一遍,到《指环》的录制,为其最高点。这时他老人家觉得该歇歇了。
进入70年代,卡拉扬该获得的东西已经全部得到,也年过花甲。你说他还有什么追求?除了超越自我。所以就开始重录许多曲目,从头再来有许多风险,越弄越差的可能性也存在,好在他是唱片工业的头牌、是风云人物、是利润之源,他自己也是追名逐利之辈,他停不下来,他不是那种会想到退休的人。
害得我们买他的唱片都得翻翻后面看是哪年的录音。有的人追求完美是毕其功而一役的做法,一生只一次,有的是一次次重来的做法,卡拉扬有唱片公司、听众陪他玩,何乐而不做呐?
70年代的卡拉扬在交响乐领域里的极致我想是是布鲁克纳。结构、脉络之清晰,气度之堂皇,音乐流程之顺风满帆,旁人难以望其项背。
约胡姆的那套也是好选择,但他强在对上帝的虔诚和敬畏,趣味上显然有些偏老派保守,卡拉扬端出的仿佛是白璧无瑕的当代指挥艺术的一个范例,虽然情感看似乎淡漠了些,这是我个人的观感。
再来看他的贝多芬,据说是他大病初愈的产物,肌理结构何等清楚,比较而言他年那套里面就有许多混浊的因素,但清则清也,音乐的动力,冲击力什么的也就消解了些许,再不是金光灿灿的模样而是银光熠熠,温度开始转冷的一种味道。
贝三整体上说比63年还强些,因为里面对比的东西多了,63年就显得单调了。贝五是70年代的好,卡拉扬开始走向内敛一路了。音乐的色泽变了,一种清虚的不知从何而来的气流开始包裹在他的音乐里,这家伙乐于在录音上做文章,他是无所不用其极。
70年代,我以为称卡拉扬的白银时代比较合适,弄出来的东西,总体来说火气减了,平衡增了,纯粹了,他的老柴的交响乐我有一套,这是用什么指标去衡量都没有弱点的录音,但就是缺少打动人的力量,也许在他那里寻动人之处有点犯傻。
勃拉姆斯的交响乐也有一套,完美得有些冷漠是吧,音乐似乎来自程序。在没有听到别人的指挥前,在没有别的选择前,他的完美是至高无上,但今天情况就不同了,选择的余地大多了!所以他老人家的许多东西就放一放吧,人总有喜新厌旧之想,于是骂卡拉扬的声音开始来了,羞于谈卡拉扬的人也来了,但这些估计卡拉扬满不在乎。
他说,我从不看评论的。
我个人喜欢他60年代多于70年代。
80年代的卡拉扬出的唱片都有一个他人头的剪影,所谓金色卡拉扬系列,无疑,录音是又上一台阶的。
曲目其实还是那些,决不是他自己想象中的第三次浪潮,总的来说,尚有几张唱片是可传之后世而无愧色的,马勒第九的现场版就是一个,也许是从马勒的音乐里见到了自己告别世界时的尊容,他有东西要表达,就没有其他录音里披金带银的豪华气派,而是意味深长欲说还休的一种姿态,比伯恩斯坦年那个录音要胜出些许。
同样,他80年代的老柴悲怆,也有一种从人间的恩冤里超越出来的意思在,精致得无以复加,几乎是在上帝面前准备定当的一副样子。
布鲁克那的8、7交响乐也不可遗漏,他这个人,到了晚年,就明显有一种在上帝面前细做思量和上帝晤谈一番的真实用意在胸,比从前虔诚多了,但依然保持着他的高贵,这就是大家风范。
文章到此该收场了,虽有意犹未尽之想,但也得告一段落,我这就算是一狗尾。
▲位于奥地利萨尔扎赫河畔的一所白房子里,著名指挥家卡拉扬(HerbertvonKarajan,-)于年4月5日出生在这里。旁边的花园中有一尊卡拉扬指挥时的雕像。)
▲年8月作者在卡拉扬故居留影(三张分别为白天与夜晚的取景)
*卡拉扬去世的房间至今都保持着原样,还摆放着很久以前的全家福照片。
-通感链接-
*《倾听寂静》ClaudioAbbado-HearingtheSilence(),一部关于阿巴多的纪录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065.html